曾代表新加坡獲得世界咖啡師冠軍的李希偉,自去年起在金文泰的自家咖啡館,舉辦了十場咖啡無菜單料理活動。 他每次只接受三到四位預約的客人,確保跟顧客充分交流互動。
咖啡館顧客黃惠怡說:「我覺得就像你愛吃一道菜,你都想知道廚師的故事。我覺得咖啡師也是需要細心地去了解他們的初心。」
咖啡館創辦人李希偉說:「新加坡咖啡市場已經進入成熟狀態,像我們這種中小企業的咖啡館,如果要吸引更多忠實的顧客,我們應該在我們的服務上,或者在價值主張上做一些調整 。」
也有業者表示無菜單咖啡,需要較高的技術和經營門檻,過去在本地多半是以工作坊或單次活動體驗的方式來舉辦。近兩年來本地一些咖啡館,逐漸有能力持續提供這樣的服務,他們還互相幫助,合作咖啡無菜單料理。
咖啡師陳俊偉說:「其實外國品牌進來新加坡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讓我們中小型企業公司要怎樣加強,就是我覺得服務上提升,跟客戶分享多一點我們咖啡的經歷,還有那些故事。」
業者認為,面對越來越多外國咖啡品牌競爭,本地中小型咖啡業者努力推陳出新,找出市場特色和定位的同時,也無形中開創良性競爭和互助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