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深處】女企業家把羅馬尼亞洗碗工培養成主廚,卻遭員工逼宮加薪?

2025-03-24

女企業家把羅馬尼亞洗碗工培養成主廚 卻遭員工們逼宮加薪?

他剛加入餐館時,是個不多話的人。由於公司是個「聯合國」,有來自各國文化各異的員工,大家都說英語,但是他連英語也說不好,自然顯得沉默。趙曉菁決定扶他一把,給他一個職位,幫忙洗碗和打雜。

他來自羅馬尼亞,後來成了餐館的大廚。

2005年,本地女企業家趙曉菁離開新加坡,選擇在英國倫敦創業。她最初打算只待五年,週遊世界後再回國。然而,在發現餐飲業的商機後,她決定留下來發展自己的事業。這一決定讓她在英國紮根20年,經歷了無數挑戰與成長。在英國創業初期,她面臨了種種挑戰。

對當地的文化差異感到不適應。她提到:「新加坡人注重效率,而英國人更注重個人和家庭時間。」經過20年的磨合,她逐漸習慣了這種慢節奏的工作方式,並學會了在等待中調整心態。她認為,適應和理解當地文化是成功創業的重要一環。

外籍員工集體罷工:餐館老闆的挑戰與反思曉菁曾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在開設餐館前夕,員工們集體要求加薪,並威脅若不滿足條件將罷工。沒了員工就沒法開店,這個損失可大了!曉菁回憶說:「他們覺得我賺了很多錢,所以要求更多的獎勵。」這場罷工不僅讓她措手不及,也讓她深刻意識到員工管理與溝通的重要性。她是否妥協了?如何化解這場危機呢?

比較了英國和新加坡在租房政策方面的差異,曉菁分享,英國的租期更長、能更好地規劃發展,租金調整也更合理。不過,她指出,倫敦的犯罪情況有所惡化,餐館也遇到了盜竊等問題,三天兩頭到餐館搞亂。報警有用嗎?她怎麼應對?

在《在我心深處》訪談中,她和主持人馮劍斌分享,她在招聘和培訓非中國籍員工方面的經驗,包括一位羅馬尼亞員工從基層做起,最終成為大廚的成功故事。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疫情下的離別:家人與事業的抉擇起初,羅馬尼亞總廚不懂英文,也不懂什麼是美食。他從打雜開始,因為他很有上進性,一直在看其他廚師怎麼烹煮中餐。於是

曉菁,就決定給他機會跟著她學習烹飪,結果從打雜一路升遷到總廚。這個過程歷經大約八年的時間。

疫情讓許多人重新審視生活的優先級。羅馬尼亞總廚因家人去世,決定回國不再返回英國。趙小金對此表示理解:「與家人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她自己也深有感觸,作為離鄉背井的創業者,她明白家庭的重要性。這種情感共鳴讓她在面對員工的離去

時,選擇了支持與理解。

趙曉菁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創業歷程,更是一段關於堅持、適應與成長的人生旅程。她的經歷為許多創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在面對挑戰時,保持開放的心態,珍惜身邊的貴人,並始終不忘初心。

這期《在我心深處》節目,來聽聽女企業家趙曉菁的經歷。

《在我心深處》每逢星期一,4.15pm,透過CAPITAL 958播出。請上melisten收聽更多《在我心深處》podcast

女企業家把羅馬尼亞洗碗工培養成主廚 卻遭員工們逼宮加薪?


相关文章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
  • 印尼富商翁俊民透露 蓋茨託人在獅城物色住所落腳
  • 新加坡推出「全球創業者計劃」 鼓勵創始人在新設立企業
  • 新加坡富商魏成輝聲明,當年籌辦三場私人晚宴,宴請部長和洗錢案被告蘇海金!
  • 新加坡驚現垃圾屋,天花板滴臭水、整屋發霉脫漆,惡臭沖天!居民苦不堪言!
  • 淡濱尼工業建築火勢受控 但建築物結構不穩定
  • 荷蘭生產罐裝羽衣甘藍或含橡膠碎片 食品局下令召回
  •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文化盛會「華彩2025」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