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車」禁不勝禁 嚴加取締或「招安」都未必是解決方案

2025-03-24

1960年代,新加坡曾有過「霸王車之亂」。

60年後,在充斥灰色交易的Telegram平台推波助瀾下,新加坡又出現了霸王車2.0。

這裡說的,並非穿梭新馬的跨境非法包車服務,而是在新加坡提供類似德士和私召車,但卻沒有獲得當局合法批准的非法載客服務。

新加坡擁有完善的公共運輸,即使在地鐵和巴士無法服務的地點和時間,例如深夜時段,也有合法的德士和私召車平台可供使用。

那麼,霸王車2.0為何還能如此橫行霸道呢?

兩個字——便宜!

紅螞蟻剛剛進行實測,在傍晚六點多,使用Grab平台叫車,從大巴窯到兀蘭的收費為37.10新元。

如果換成在Telegram上的非法載客服務,即使開價20新元,對方也「欣然」接受,幾乎便宜一倍。

紅螞蟻向霸王車司機開價20新元,對方火速接受並要求提供郵遞區號。與此同時,Grab的車資則高達37新元。(紅螞蟻製圖)霸王車2.0有何吸引力?由於主要是在Telegram的相關群組中進行媒合,非法載客服務也被稱為「Telehitch」。

與1960年代的霸王車盛行的邏輯雷同,如今的霸王車2.0不必承擔合法經營的成本,因而得以壓低車資,吸引不少消費者。

概括來說,私召車司機得支付平台費,考取私召車司機職業執照、車子需定期檢查以符合安全需求和保險費等,這些統統都是成本。

相較之下,霸王車2.0基本上是無本買賣,自然能把車資壓低不少。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低車資,伴隨而來的,便是高風險。

由於沒有適當監管,司機未經過妥善訓練,加上Telegram的匿名屬性,不像私召車平台須實名註冊,因此在安全上存在不少疑慮。

2023年底,本地曾發生一起涉及霸王車的死亡車禍,一名21歲乘客不幸喪命,而當時18歲的司機被揭發無照駕駛。

此外,根據本地媒體報道,部分曾使用過霸王車服務的民眾透露,他們在這類不受法律規管的載客服務有過不愉快的經驗,對方有時會出現一些逾矩的言行。

例如,有女乘客稱,她們在乘車過程中被霸王車司機搭訕,邀約一起吃飯,或提出以「其他方式」償還車費。

甚至也有男乘客說,曾有女司機告訴他,只要和她發生性行為,車費就可全免。

低車資,伴隨而來的是高風險。(海峽時報)如何化解非法載客亂象?根據陸交局,在2020年至2024年,本地有23名司機因提供非法載客服務而被捕。

但比起泛濫成災的霸王車現況,這應該只是九牛一毛。

那麼,霸王車2.0的亂象究竟該如何解決?

加強執法?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據了解,霸王車司機對規避執法有因應之道。

例如,若乘客僅有一人,有的霸王車司機會要求乘客坐在副駕駛座,以免引人疑竇。

部分霸王車司機甚至會先和乘客互相交換姓名,套好說法,若遇上臨檢,便謊稱司機和乘客是朋友關係。

這往往使當局的取締行動成效有限。

在1960年代,為解決霸王車問題,新加坡警方曾在全島展開大掃蕩。當時,執法人員喬裝乘客,人贓並獲後,直接充公車輛,霸王車行業最終式微。

然而,如今社會氛圍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法治精神下一切要有憑有據,講求程序正義,當年的雷厲風行,恐怕難以複製。

再者,針對霸王車的大型掃蕩行動,也可能意味著其他部分的執法資源必須被分薄。

根據法律,非法載客罪名成立的司機可被罰款最高3000新元,並被吊銷各級執照12個月。

既然取締不了,那不如將之「招安」,納為己用?

這類主張認為可將霸王車納入合法監管體系,要求他們照著規矩走,如此一來,即可保障合法德士和私召車司機的權益,又能確保乘客安全。

然而,這麼做,恐怕是治標不治本。

非法載客服務之所以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正是因其不受監管,成本極低,才能把車資壓低,搶走合法載客行業的乘客。

待原本非法的霸王車「從良」後,成本在規管下勢必會增加,導致車資跟著水漲船高。

屆時,恐怕又會有新一批霸王車取而代之,搶食這塊灰色產業大餅。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的做法是公眾本身的意識醒覺。

使用非法載客服務,乘客將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

但低車資,高風險,對部分消費者來說,恐怕都還有不小吸引力。

正因如此,至少就目前來看,非法載客服務還有不少縫隙可鑽,霸王車2.0的歪風,沒那麼容易消散。


相关文章

  • 樟宜機場T5下周破土動工 新加坡航空樞紐地位再升級
  • 馬國失蹤富太被指獅城有男友 近期曾給他轉帳10萬令吉
  • 新加坡-太平洋聯盟自貿協定 降成本促發展
  • 菲律賓和中國在黃岩島附近再爆發爭端
  • 關稅戰第一份協議終於簽訂 但重頭戲在本周末
  • 網購健康餐陷騙局 新山女教師血汗錢被盜
  • 泰國東北部一輛旅遊巴士發生車禍 36人受傷
  • 柔佛南北大道恐怖車禍 四車連環撞母女慘亡三家人傷
  • 擬往卡達同特朗普進行非正式談判 達信出境申請不獲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