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发声:全球紧张与政策迷雾下,世界贸易 “转折点” 将至,行动刻不容缓

2025-03-25     静姝     3054

李显龙发声:全球紧张与政策迷雾下,世界贸易 “转折点” 将至,行动刻不容缓

今天,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全球紧张局势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成为世界贸易的 “转折点”,若贸易与 GDP 之比开始下降,将产生 “严重的经济和战略影响”。

01 贸易 “转折点” 隐现,局势不容乐观

李显龙发声:全球紧张与政策迷雾下,世界贸易 “转折点” 将至,行动刻不容缓

李显龙在位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的新加坡海事周首日活动中表示,鉴于目前战略紧张局势加剧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认为全球贸易会持续跟上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步伐。

他强调,如果贸易与 GDP 之比开始下滑,至少会抑制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而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引发更多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或将成为一个 “转折点”。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将真正进入一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见过的新纪元。”

尽管如此,李显龙仍对全球贸易的未来保持乐观态度:“无论前方有多少不确定性和动荡,我们希望世界贸易能够继续增长,不仅是为了维持海事行业的发展,更是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和繁荣的生活。”

02 往昔繁荣与当下变革

新加坡海事周在 “日益动荡的环境” 中举行,李显龙回顾称,在过去六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新加坡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蓬勃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全球海运业同步增长,世界经济也从中受益,新加坡正是乘上了这些浪潮并充分加以利用。

李显龙发声:全球紧张与政策迷雾下,世界贸易 “转折点” 将至,行动刻不容缓

例如,新加坡通过投资和实施政策,打造了一个开放、可靠且值得信赖的贸易和海事枢纽,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以及东西方之间的门户。

当下贸易格局之变

然而,如今的世界已截然不同。李显龙指出,人们对贸易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贸易流动模式也在转变。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一些大国正在采取更具交易性、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短期目标,而对更间接和长期的利益重视不足。”

他提到,美国新政府认为在先前的体系下,美国在贸易伙伴(无论敌友)那里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这与以往国际贸易、投资或多边协议中的双赢观点大相径庭。

美国不仅将关税视为首选的经济手段,还将其作为非经济领域的谈判筹码,以保护其整体国家利益,其他国家也纷纷做出相应回应。

03 气候变化冲击贸易格局

气候变化同样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李显龙表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在影响既有的贸易路线。干旱导致为巴拿马运河供水的水库水位下降,增加了过往船只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同时,由于北极冰层融化,诸如东北航道等新航线正在开辟。海运行业因此面临着减少碳排放的压力,国际航运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3%。

这些全球变化将对新加坡产生重大影响,贸易对新加坡至关重要,而海运业是其经济的主要贡献力量。不过,李显龙认为,尽管贸易面临巨大阻力,但全球化不太可能完全逆转。“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世界仍然需要贸易,各国仍然需要相互开展业务。”

他指出,世界上超过 80% 的人口生活在粮食净进口国,新加坡便是其中之一,没有贸易,这些国家将面临饥荒。因此,新加坡的任务是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贡献力量。

“让我们的经济和海运业更加高效、更具竞争力、更值得信赖,这样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其他国家仍会希望在这里进行贸易和开展业务,我们也能继续谋生。”

04 新加坡的应对策略

为达成这一目标,新加坡正在多方面努力。“坚守开放立场:坚定保持开放。”李显龙称,新加坡因体量小别无选择,但并非孤立无援。即便全球化有所退缩,许多国家仍相信贸易可以实现双赢,并希望尽可能保留多边贸易的益处。新加坡将继续支持基于多边规则的秩序、国际合作与相互依存。

李显龙发声:全球紧张与政策迷雾下,世界贸易 “转折点” 将至,行动刻不容缓

强化枢纽节点地位:

持续强化作为区域枢纽和全球节点的地位。新加坡一直在稳步投资港口基础设施,海运业对该国 GDP 的贡献率超过 6%,并提供了约 14 万个工作岗位。

未来还将继续对海运业进行投资,如大士港(Tuas Port),预计在 2040 年代建成后,其年处理能力将达到 6500 万标准箱(TEU)。TEU 是海运行业用于量化货物承载能力的标准计量单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