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醫院的新聞稿,這名女子A小姐因原有的健康問題,在去年1月接受了複雜的心臟手術,但她的胸腔和血液發生了嚴重感染。罪魁禍首是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urginosa),這是一種常見的可導致嚴重感染的病菌。這種難以治療和根除的感染,也導致她反覆出現血液感染。
為此,A小姐只好接受長期的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intravenous antibiotics),並住院治療了很長一段時間。再加上她原本就患有需要終生心臟護理的疾病,以及有複雜的手術史,她只有兩個選擇,就是接受風險極大的手術來根除感染,或者繼續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
新聞稿表示,研究團隊開發的噬菌體治療與抗生素結合使用,則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替代治療策略。
用於對抗細菌的特殊療法所謂噬菌體治療(phage therapy),是一種將名為噬菌體(bacteriophages)的病毒用於對抗細菌的特殊療法,是一種已有百年歷史的療法。當噬菌體發現一個有害細菌時,就會穿透進去,「劫持細菌機器」,在細胞壁內自我複製。最終,細菌在一個被稱為「溶菌」(lysis)的過程中爆裂並死亡。噬菌體具有很強的特異性,只針對它們要消滅的有害細菌,而不傷害其他細菌。因此,噬菌體能高效消滅難以清除的細菌。
中央醫院表示,噬菌體無處不在,可在水體、土壤,甚至人類和動物身上找到。由於噬菌體對宿主具有特異性,因此有必要找到能精確針對感染A小姐的細菌的噬菌體。
研究小組開始將細菌與他們的100多種編目噬菌體庫進行比對,並在環境中尋找更多的噬菌體。當噬菌體與細菌成功匹配後,還需提取噬菌體進行繁殖和脫氧核糖核酸(DNA)測序,以確認噬菌體是否合適和有效。
其中一種噬菌體從新加坡河獲得中央醫院團隊為A小姐研製了由三種噬菌體組成的合成物,可與她服用的抗生素協同增效,提高抗生素的藥效和抗感染能力。這可防止細菌抗藥性的進一步產生,並確保徹底細菌。
中央醫院也指出,這三種噬菌體中的一種是從新加坡河獲得的。噬菌體的篩選、測試和安全噬菌體製劑的生產耗時約五個月。
A小姐的治療採用靜脈注射,兩周的療程有效治療了她的病情。由於採用了這種療法,她不用進行高風險手術,並從靜脈注射抗生素轉為口服抗生素,病情顯著改善,到醫院就診的次數大大減少,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中央醫院表示,團隊也已為另外兩名患者實施了噬菌體治療。
中央醫院表示,這種療法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實驗性療法; 在我國, 治療小組必須獲得相關衛生部門的批准,並徵得患者的同意,才能繼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