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都看不下去了,甚至有人留言声援表示这就是“光天化日下的‘抢劫’!”
图源:AsiaOne
4)“一小片鱼肉,8新币!”
在本地著名吐槽社区Complaint Singapore里,有人分享了他刚刚吃到的,12新币的杂菜饭。
从网友的分享可以看出,他点的应该是一鱼一肉一菜的搭配,配菜的分量才行,差不多能盖住饭的表面。
不过,12新币一份还是相当夸张的。因为平时我们吃杂菜饭,往往也只要5-6新币而已。
网友介绍,这份天价杂菜饭,光是这片鱼就收了他8新币!起初,他还以为只要3新币,因为他看到摊主列出的鱼肉价格,也不过是2.5至6新币而已......
5)“这一餐花了17.2新,感觉好像被敲诈!”
这个倒不是杂菜饭了,但也是被消协点名希望推广价格标签的“巴东饭”摊位。
一个新加坡网友吐槽,买了一份巴东椰浆饭吃出了昂贵双人份麻辣烫的感觉!他发文写道,"以17.20新(约95元)的价格购买这个(饭),我感觉自己被骗了 。用这个价格我已经可以享受一顿美味的双人份麻辣烫。"
网友是在巴耶利峇的一家美食广场买的巴东饭,里面有一个荷包蛋、一小撮炸花生、一份羊角豆(即秋葵)、一些凤尾鱼块和一块鸡腿肉
而事实上,如果只是价格高也就罢了,只要不是不合理收费,很多人也会默默认了。
但没有价格标签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很多时候食客根本不清楚自己都点的东西要多少钱!在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点了很贵的菜品,最后也只能认栽,让人相当无奈。
比如这名网友,点了两道菜的经济米饭就被收取了6.40新币,让她感到震惊:
“我觉得收费过高,于是要求男小贩给我列出费用明细。他告诉我,鱼3新币、鸡肉2.50新币、米饭0.9新币。”
“我告诉他我当时想选猪排,但鱼看起来太像猪排了。如果确实是鱼,而且价格昂贵,那么店家应该在托盘上贴上标签,让食客知道这一信息,这样我们在付款时就不会感到惊讶了。
图源:Stomp
因此,对于这项新试行计划,新加坡网友普遍都表现出了强烈欢迎。
“价格透明化是良好的开端。这也应该扩展到咖啡店里的其他杂菜饭摊位。”
“终于!其他的杂菜饭摊主该瑟瑟发抖了!”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这个举措虽然好但仍然不够,依然存在可被操作的空间,希望消协日后能弥补上。
“听起来这个想法和日本回转寿司中不同颜色的盘子里装着不同价格的菜品很相似。但是,与那些餐厅不同,杂菜饭虽然标有价格,但没有标明分量。这是否会给一些投机取巧的老板留下漏洞,故意提供较少的分量?这些摊位是否也应该标明“单位价格”?”
椰友们,如果你们想吃到价格透明的杂菜饭,就认准下面这些口福旗下的食阁/杂菜饭地址哦~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