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从政可发挥领导力 分析师:但需学习基层动态

2025-03-26     月泓     1375

军人从政可发挥领导力 分析师:但需学习基层动态 新加坡陆军部队第三师师长蔡德贤准将,21日接替梁振伟少将出任陆军总长。卸任后的梁振伟动向尚不明确,外界猜测他可能会辞去军职,在来届全国大选披甲上阵。

新传媒英文新闻CNA报道,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都从新加坡武装部队中招揽人才,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以及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陈国明,都在参选前辞去军职。

曾是三军总长的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2015年踏入政坛,当选白沙—榜鹅集选区议员。2020年,他首次领军出战当年新设立的盛港集选区,但出师不利,以约四个百分点的差距败给工人党。

3月16日,他现身惹兰加由单选区举办的社区活动,并在一周前出席了行动党在芬薇尔支部举办的议员接见居民活动,外界预计他将在这个新单选区上阵。

军人从政的传统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比尔维尔·辛格(Bilveer Singh)表示,军队高层转入政坛的模式一直是可行且受到鼓励的。

譬如国务资政李显龙、张志贤,以及前外交部长杨荣文,都是武装部队奖学金得主,这也体现了我国唯才是用的制度。

他说:“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进入军队并不意味着终身从军。他们可以被调配到其他领域,为社会更大利益服务,比如从政或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军人从政的优势及挑战其他一些观察家,包括人力资源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退役军官拥有独特优势,包括领导大型组织的经验、团结和激励他人的能力、跨团队合作能力等。

此外,军事背景赋予他们战略规划、决策分析,以及在高压环境下精准决策的能力。

退役军官也拥有较强的适应力、纪律性和道德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十分熟悉。

比尔维尔教授表示,相较于一般平民,高级军官对新加坡的战略需求也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但拥有军旅背景也可能带来潜在的挑战。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Terence Lee博士说,民间社会更强调协作、等级观念较弱,在军中养成的权威型领导风格,可能会与民间团队合作和个人赋权的理念产生冲突。

比尔维尔教授则指,要成为一名国会议员,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包括熟悉基层事务、议会流程、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他说:“并不是说你今天是将军,明天就能成为政治领袖,没有保证。”

在争取选民支持方面,比尔维尔教授认为,军旅背景本身并非关键,他们的实际行动和言行举止才更具影响力。

“高级军官的性格和气质,以及公众是否相信他们真心愿意为选民服务,才是决定性因素。”

军人加入反对党在新加坡,反对党从未有过高阶军官成为国会议员。

前空军中校阮健平曾于2021至2023年担任前进党秘书长,并在2020年大选中参选。

此外,前准将李显扬也于2020年6月加入前进党,尽管他并未参选。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Alan Chong博士表示,军官投身政治往往视其为“职业召唤和国家责任的延续”。因此,加入执政党能提供更大机会进入内阁、直接制定政策,而反对党目前难以提供相同的机会。

谁可能接任下一任国防部长?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军方出身的国防部长是张志贤,他于2003年至2011年担任该职务。

自2011年以来,国防部长一职由前外科肿瘤医生黄永宏担任。

政治观察家指出,一旦黄部长卸任,尚不清楚谁将接任他。比尔维尔认为,教育部长陈振声或是潜在候选人,而如果职总秘书长黄志明再次参选并选中,也可能是人选之一。

他补充说:“如果让没有军旅背景的人担任国防部长,他必须从头学起。”

更多相关报道,请浏览《大选2025》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