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合同短租的代價:新加坡3000新幣押金糾紛背後的法律陷阱

2025-03-29

2024年底,一名中國籍留學生D女士爆料了關於租房押金的糾紛。2023年初,D女士通過社交媒體找到一套組屋房源,與房東口頭約定以每月2000新幣短租兩個月,並支付了3000新幣押金(1.5個月租金)。退租時,房東聲稱「空調製冷故障」「地磚有劃痕」,要求扣除全部押金作為維修費。D女士試圖報警,但警方以「民事糾紛」為由不予受理;她向小額法庭起訴,卻因缺乏書面合同、無法證明房屋原始狀態而敗訴。最終,3000新幣押金「打水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短租行為是否合法

新加坡法律對租房期限是有嚴格限制的,根據新加坡市區市區重建局的條例,所有私人住宅的租賃期必須至少連續3個月。政府組屋(HDB)則是最短6個月,且不得將整套組屋租給非馬來西亞籍外國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房東若違反規定,最高可罰款5000新幣,組屋可能被政府強制收回;租客參與非法短租雖不直接受罰,但權益不受法律保護,面臨押金難退、被強制驅離等風險

法律評析:為何租客為「弱勢方」

新加坡政府通過嚴控短租打擊非法移民和治安問題,但間接導致租客權益受損。由於短租的違法性,房東在短租時大多不會與租客簽訂合同,這就導致了租客面臨著無合同租賃的法律困境。儘管《合同法》承認口頭約定,但租客需舉證雙方存在租賃關係(如聊天記錄、轉帳憑證)。若房東否認,租客可能被認定為「非法占用」。

除此之外,在押金糾紛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使得租客舉證困難,在入住時租客通常未對房屋狀態進行提前拍攝,因此在發生糾紛時難以證明損壞是否為己方責任。損壞則涉及維修,維修的價格通常也並不公正。在本案中空調維修報價1200新幣,而實際市場價僅為300-500新幣,這種巨額的差價主要是因為房東單方面指定維修公司並虛報費用,使得租客利益受損。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加坡短租押金糾紛的背後,既是租客對法律規則的漠視,也暴露出租房市場的監管漏洞。對於租客而言,守住「合同、證據、合規」三條底線,是避免押金損失的關鍵;對於政府,需加強平台責任、簡化小額法庭舉證規則,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糾紛。租房無小事,謹慎勝過事後維權。

(作者:張弘怡 工作單位: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王貝貝律師團隊)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新加坡泡泡瑪特母親節活動!指定款買一送一+買滿88新送禮物🥳長周末就去買買買~
  • 新加坡本地銀行開戶攻略指南——華僑銀行,您不可或缺的選擇
  • 黃循財出席衛塞節慶典:以佛教精神為紐帶,共築和諧社會
  • 今天快去!新加坡這裡有免費美祿!還有半價火鍋、特價自助餐....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