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接受CNA專訪,回應公共住房熱點問題,涉及預購組屋負擔性、退休金購房、99年地契等,強調政策要隨社會變遷平衡居住權與金融風險。
近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接受CNA專訪時,針對公共住房領域的一系列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1. 預購組屋仍可負擔嗎?
面對「預購組屋仍可負擔嗎」的疑問,黃循財指出,對比不同時期組屋價格時需確保可比性。
來源:CNA
1974年馬林百列三房式組屋因地處非成熟市鎮且為填海土地,價格為3.7萬新元 ,如今碧灣最便宜的預購組屋售價36.9萬新元。
而當前非成熟市鎮三房式組屋含補貼後約20萬新元以上,實際補貼後可能低於10萬新元,價格上漲幅度遠低於直觀數據呈現。
同時,新加坡人收入增速超過通脹率,約80%首次申購者能用公積金償還貸款,無需現金支付,與過去及全球大城市年輕人高額月供形成對比 。
2. 動用退休金購房?
對於「動用退休金購房」的質疑,黃循財表示,組屋不僅是居住之所,更是退休保障,未來可通過屋契回購等計劃兌現資產價值,這是私人公寓業主所沒有的政府支持回購方案。
談及99年地契爭議,他解釋新加坡自建國就實行該政策,組屋業主享有完全產權,與租賃本質不同,私人公寓也適用此規定。
實行永久地契會導致土地資源代際分配不公,影響城市更新,99年地契配合屋契回購政策,能保障個人退休需求。
3. 百萬組屋現象
在談到百萬組屋現象時,黃循財稱高價交易仍屬少數,應整體看待市場價格與收入關係。政府為購買轉售組屋的首購族提供補貼,多數人能實現低現金支付,不同地段、類型組屋存在價差屬正常現象。
來源:聯合早報
關於住房獲取渠道問題,他提到,疫情導致建設延誤加劇供需失衡,家庭小型化也推高需求,當前重點是追趕建設進度,待供需平衡後考慮擴大單身購房渠道 。
現行政策已允許單身購買二房靈活組屋和各類轉售組屋,需在保障年輕家庭與滿足其他群體需求間保持平衡。
4. 回顧往昔
回顧擔任國家發展部長期間(2015 - 2020)的體會,黃循財認為組屋政策成功維繫了種族融合與社會契約,但需警惕住房投機化傾向。
政府通過額外買方印花稅、公積金提取限制、貸款估值比調控等措施遏制過度投資,推出樂齡易計劃等配套幫助年長者縮小居住規模,政策需隨社會變遷不斷調整,在保障居住權與防範金融風險間取得平衡。
參考資料:
1. From million-dollar flats to 99-year leases: PM Lawrence Wong answers questions on Singapore housing, 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