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分析下中產「潤」新加坡的兩個途徑

2025-03-31

如果說十年前移民是土豪們的課外興趣班,現在已然演變成中產家庭的必修課。畢竟當補習費追平房貸、學區房跌成盲盒,在資產保值壓力與教育焦慮的雙重驅動下,很多人開始研究如何優雅地「戰略轉移」——比如把雞娃戰場從黃岡密卷切換到新加坡河畔。

新加坡成為中國中產家庭海外定居的熱門選擇。

中產移民潮的底層邏輯

《2023中國國際移民報告》顯示,資產在500萬-3000萬人民幣的中產家庭已構成移民主力。這一現象背後存在顯性推力:疫情後國內核心城市房產估值平均回調15%-25%,而教育成本卻以年均8%的速度遞增。更值得關注的是,72%的受訪家庭將「基礎教育改革」列為核心動因——當國內重點中學學生日均學習時長突破12小時,當考研報名人數連續五年超400萬,部分家長開始重新評估應試體系的時間成本與回報率。

而根據新加坡的數據統計,15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率(35%)僅為中國同年齡段(67.4%)的一半,中小學生日均作業時間控制在1.5小時內。這種教育生態的差異性,成為中產家庭進行風險對沖的重要參照。

移民路徑的現實門檻

新加坡現行移民有三把鑰匙:投資、工作、讀書,實際操作中已呈現顯著分化。

靠投資潤坡現在已經越來越難了,因為新加坡的一系列稅收、營商政策,利好有錢人,吸引了大量富豪,靠錢潤坡的門檻也水漲船高。帶著小目標想開家族辦公室的富豪們發現,當年能買泳池別墅的預算,現在只夠申請個「候補席」。

更慘的是打工人,以為手握高薪offer就是人生贏家,結果發現PR申請像極了愛情——你以為在認真談戀愛,人家只是把你當備胎。現在來新加坡工作,有能力薪資又高的太多了,拿著EP等了8、9年,依然拿不到PR,黯然回國的大有人在。

最穩當、門檻最低的方式,就是靠留學。其內在邏輯在於,新加坡政府將教育系統視為文化融合的天然過濾器,特別是對基礎教育階段移民的孩子或者家庭表現出明顯政策傾斜。

教育通道的實操路徑

路徑A:基礎教育階段留學潤

選擇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就讀的家庭具有顯著優勢。根據教育部規定,小學和中學的國際學生可通過AEIS考試(國際生入學統考)入讀公立學校。關鍵時間窗口出現在小學五年級前——此階段轉入的學生,在完成政府學校課程體系,並參加PSLE(小六會考)後,PR申請成功率大大提高。中學階段過來的孩子,如果成績不太差,也是有很大希望。

而且,新加坡對這樣的家庭,還有友好的陪讀政策。母親可申請陪讀准證(LTVP),前12個月禁止工作,但在子女就讀政府學校滿1年後,可以申請工作準證,這為家庭財務規劃提供了緩衝空間。

路徑B:高等教育銜接就業潤

如果錯過了基礎教育階段,本科碩士來,會比較難在就讀過程中拿到身份,但是新加坡是很歡迎當地公立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新加坡留下工作的,所以可以曲線救國,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然後拿永久身份。

國立大學(NUS)、南洋理工(NTU)、管理大學(SMU)等公立院校畢業生享有EP政策傾斜,可以在申請打分時候加20分。如果家有學霸娃,本科階段就就讀新國立、南洋理工這樣的學校,在新加坡找優質工作和申請PR,都不是太大問題。

對於中產家庭而言,教育通道的窗口期仍在,但需要更精確的路徑設計與更長周期的準備。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新加坡泡泡瑪特母親節活動!指定款買一送一+買滿88新送禮物🥳長周末就去買買買~
  • 新加坡本地銀行開戶攻略指南——華僑銀行,您不可或缺的選擇
  • 黃循財出席衛塞節慶典:以佛教精神為紐帶,共築和諧社會
  • 今天快去!新加坡這裡有免費美祿!還有半價火鍋、特價自助餐....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