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上海的陪读妈妈利用国内电商经验,在新加坡成立跨境贸易公司,通过直播带货将本地特色产品销往中国,月收入超过5000新币。
学历提升 与孩子共同成长
新加坡私立院校与英澳名校合作推出的“专升硕”课程,成为陪读家长的热门选择。
课程最短一年即可完成,费用因专业而异。
例如,新加坡某私立学院的商科硕士课程,学费约2万新币,陪读家长可持学生签证边学习边照顾孩子。
一位陪读妈妈通过“专升硕”课程获得英国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新加坡某教育机构担任课程顾问,实现职业转型。
生活挑战 租房、语言与社交困境
01 租房难题
新加坡租房市场竞争激烈,陪读家长常因“稳定性”问题遭房东拒租。
一位家长分享,她因陪读身份被多次“截胡”,最终以2500新币/月的价格租下私人公寓。
02 语言与文化适应
英语能力不足成为社交障碍。部分家长通过社区英语班或线上课程提升语言水平,逐步融入本地生活。
例如,一位妈妈通过参加学校活动,与本地家长建立联系,最终成为社区志愿者。
真实生活 陪读家长的酸甜苦辣
案例1
李女士来新加坡三年,白天担任公司前台,晚上与陪读妈妈团组队学习英语,目标是申请EP并定居。
案例2
Sofia通过记账管理家庭开支,每月6500新币的固定支出让她倍感压力,但孩子的进步成为坚持的动力。
未来展望 政策支持与个人努力并进
2025年,新加坡政府通过调降托儿费用、增加补贴等方式缓解家庭压力。
例如,全日托儿费从720新币降至640新币,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比从4.9%降至3.1%。
尽管政策优化,陪读家长仍需主动适应变化,通过技能提升和资源整合,在异国实现自我价值。
在新加坡的街头,陪读家长们的身影穿梭于学校、公司和社区之间。
他们或许曾因语言障碍感到孤独,或因租房问题倍感压力,但更多人在挑战中找到了新方向——有人创业成功,有人重返课堂,也有人通过志愿服务融入本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