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警方於2025年3月17日至28日展開全島執法行動,打擊冒充政府官員的詐騙案,逮捕34人(27名男子、7名女子),年齡介於17至46歲,另有5人協助調查。
警方在行動中凍結240多個涉案銀行帳戶,並追回至少95萬5000元疑似贓款。同時,警方與電信業者合作,終止了700多個詐騙相關電話號碼。
詐騙案概況
冒充政府官員的詐騙案在新加坡持續上升,2024年警方已接獲1504起相關案件,同比增長約68%,受害者損失金額高達1億5130萬元,同比增長約63%。
資料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詐騙手法
騙子通常冒充以下機構的職員,通過電話或簡訊聯繫受害者:
銀行(如星展銀行、馬來亞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花旗銀行)
全國職工總會(NTUC)
保險公司(如英康保險)
付款系統(如中國銀聯)
政府機構(如警察部隊、反詐騙指揮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常見詐騙流程
假扮銀行職員:騙子聲稱受害者的銀行帳戶有可疑交易,要求核實信息。
轉接“政府官員”:騙子隨後假扮警方、反詐騙中心或金融管理局人員,指控受害者的帳戶涉及洗錢或身份信息被盜。
要求轉帳助查:騙子要求受害者將款項轉入指定帳戶,以協助“調查”。
假冒保險人員:騙子謊稱受害者名下有未支付保費的保險,要求提供銀行帳戶信息和個人資料。
威脅自動扣款:若不“取消”保單,騙子稱保險公司會自動扣款,誘導受害者轉帳。
利用螢幕共享:一些騙子通過WhatsApp的螢幕共享功能,遠程指導受害者如何轉帳。
騙子失聯,受害者才發現被騙。
政府官員不會要求公眾匯款,更不會索取銀行、Singpass或公積金帳戶信息。
若接到類似電話或信息,應直接向相關機構求證,切勿輕信。
若懷疑自己成為詐騙目標,應立即撥打警方熱線或向反詐騙指揮處舉報。
任何關於這類案件的線索,公眾可通過警方熱線1800-255 0000或上網www.police.gov.sg/iwitness舉報。
公眾可以上網www.scamalert.sg或撥打反詐騙熱線1800-722-6688了解防範騙案的更多資訊,也可以撥打1800-255-0000或上網提供騙案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