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作業附英文解釋被批走捷徑教學 教師:給程度差的學生參考

2025-04-02

一名退休的華文補習老師王桂珍日前投稿給《聯合早報》言論版,描述了她所看到的「本地小學生學華語像學外語」的現象。

王桂珍在文里寫道,孫女的小學三年級線上華文作業,竟然每一道題都附上了英文翻譯,就連成績名列前茅的孫女也只挑英語看,直接忽視了華文題目,其他華文程度較差的學生更不用多說。

這讓她非常擔心本地的華文水平會持續一蹶不振,呼籲教育部認真探討華文教育政策。

(聯合早報)

這個話題也引起關注華文華語的國人在線上熱論。有些甚至質疑華文教師走捷徑教學, 以英文來教華文,剝奪了學生學習華文的機會。

以英文註解是為了關照華文程度較差的學生? 有華文老師語帶無奈地站出來聲援同行說,有些學生的華文程度實在太差,花了很長時間用華語解釋,學生也聽不懂,只能以他們能聽懂的英語來解釋了。

有的也喊冤說,華文老師出一道題,還要附上英文翻譯,怎麼可能是貪方便呢?

 

 

如果不是熱愛華文,對傳承華文華語有強烈使命感,有誰會想當「學生都不愛」的華文老師呢?

華文老師在教學生母語(一個人最早學會的語言)時,還需要用其他語言來輔助教學,難道老師就不覺得苦惱嗎?

就像其中一名老師的留言寫道:

「如果可以的話,有哪個華文老師會願意加入英語?」

英語已成為新加坡家中最常用的語言,說句不好聽的,華語在多數本地學生眼裡就是「外語」。

對於華語都講不好的學生,老師不以外語教學方式,用英語來輔助,他們又如何在班上學習與吸收呢?就像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時候,英文老師也是用華語來輔助教學的。

程度較差的學生上課時常常聽不懂很快就會對華文失去興趣,下課後也交不了作業。

難不成,讓教育部聘請只會說華語的老師,就能保證整節課一定是「純華語」?這現實嗎?

回到「中英雙語」的線上華文作業,現在動輒就要居家學習,但家長又要居家辦公,一些家長更是申訴沒空輔導孩子學習。華文老師或許也是迫不得已才加入英文解釋,為的就是讓孩子在家中能獨立完成作業,少去打擾他們的父母。

搞不好,這些英文解釋會出現在作業上,就是家長向華文老師反饋說:

「我都看不懂,怎麼教我的孩子?」 

這些英文翻譯很可能就是為華文程度低的家長準備的,供他們在輔導孩子功課時作為參考。

有眼尖的網民發現作業上的英文翻譯也不標準,看故事書並不能翻譯成英語的「watch」,而應該是「read」。(王桂珍提供)

變相剝奪學生學習華文的機會? 然而,網民的意見也不完全沒道理。老師給出了英文解釋,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變相剝奪了華文程度較好學生的學習機會。

話說回來,如果學生對學習華文的興趣本來就不大,看到作業上有中英兩種語言時,肯定就會選擇自己熟悉的英文作為「方便法門」,而直接忽略了以華文撰寫的題目。

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華文上,就會依賴老師提供的英文翻譯和解釋,不會主動去閱讀華文題目,更不會以華文華語去思考和理解當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若真的走到那個地步,華文教學必然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屆時也只能用外語的教學方式來教華文了。


相关文章

  • 2女1男疑涉毒驅車逃 獅城警方前後夾攻攔下
  • 吃沙冰吃到塑料碎片 女事主向名甜品店索賠1.6萬
  • 遺憾沒讓父母享福 李銘順自責「不該勸爸媽退休」
  • 稱代買萬字票中巨獎 「算命師傅」命砸大錢還願 女郎下場慘重
  • 保安雇員聯合會:策安取消休病假員工實時定位要求
  • 我國接下來兩周持續悶熱 夜晚繼續迎來溫熱天氣
  • 我國和馬爾地夫代表團 探討如何加強兩國經貿合作
  • 增設新風扇和翻新廁所 兩座熟食中心整修後重開
  • 假聘外籍人士換投資 公司總裁判監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