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長王乙康在線上記者會拉起警報,說只要社區里還有「餘燼」未熄,病例就有可能冒出,並感染更多人。但他接著又說,這將成為一種規律,我們必須懂得如何應付。
不知部長是要給國人壓驚,還是政府把這次夜店風波當作另一個抗疫練兵的機會。
經歷了去年客工宿舍疫情危機,面對夜店風波,政府顯然胸有成竹,有點老神在在的樣子。
相比之下,此次疫情雖然奇峰突起,但當局已具備更好的抗疫能力——「合力追蹤「的科技深入民間、快速檢測的方法到位、接種疫苗的計劃進行順利,七成國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其中四成接種了第二劑,國人本身的抗疫功力大增。
所以,這次疫情戲劇化的突變,一時之間讓全國譁然,全民共憤之後,新加坡人很快地回過神來,網上和民間不少人還能在這起夜店風波中尋開心。
有人說,因去夜店風流快活而中招的男人,死亡率不足1%,但落在老婆手裡的存活率肯定低於1%。
這樣的說法引起不少人的共鳴,當局顯然也有此先見之明,所以,對那些曾經在過去兩個星期光顧過該26間夜店的男人們,發出硬中帶軟的呼籲,叫這群男人出來預約檢測,還保證整個檢測過程會保密。
要不然就是自己乖乖待在家中房內自我隔離(順便面壁思過),請家人購買快速抗原檢測儀器,自我檢測;如有不適,儘速求醫。
男人真命苦,晚上出來喝兩杯跟酒女逢場作戲也好像是做賊犯罪一樣,出了狀況還不敢挺身而出。
大膽偷賺的夜店,當然也不會規規矩矩地為顧客進行安全出入的登記,酒客與酒女之間想當然也不會有1米的安全距離。若還要跟酒女保持安全距離,不如在家自個兒喝悶酒。
當局檢測了100多位顧客和100多位有關的職員,躲在暗角不敢現身的酒客們想必為數不小。
區區一兩個越南陪酒西施單憑三分姿色、七分酒量就攻克了號稱地球上最強的防疫線,讓社區確診病例一夜之間暴增幾十例,簡直就是打臉政府。
政府應該把夜店風波當作一個緊急檢測防疫工作的機會,看看出了什麼疏漏?
人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來自越南的陪酒西施到底是從哪裡蹦出來的?她們如果是拿工作準證在此逗留,那肯定是在本地已存在一段時間,不會是近期進入本地。
第二,既然已在本地一段日子,那麼她們身上的冠病病毒若不是從越南帶來,又是從何處得來?想必也是受到別人傳染,傳染源頭是個謎。
第三,她們若是持工作準證,晚上陪酒是偷賺,又或者陪酒才是她們的正業?白天又在哪裡工作,工作場所是否也可能存在傳播危機?
話說回來,當局要曾經光顧過那些夜店的男人現身「協助」當局進一步追蹤傳播風險,也不必說為他們「保密身份」這麼嚴重。好像是這群可憐的男人犯了罪而要他們自首,從輕發落一樣。
反過來,當局應該把他們當作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等公民」表揚,協助當局調查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不必躲躲閃閃。對於自動現身的酒客,不妨賞以一箱德國啤酒作為獎勵。
至於違法偷賺的夜店,破壞新加坡成功抗疫的招牌,罪大惡極,當局的處罰不必客氣手軟,該罰款就罰款,該吊銷營業牌照就吊銷營業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