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8world
如果以现在的热门地段来看涨幅,由于新加坡的高速发展,50年前的地价和50年后的地价当然有巨大的差别。
但如果以非成熟房屋来做比较,会发现很多地区的房屋仍然可以被老百姓承担。
比如曾经的马林百列,在1974年的时候一套三番的组屋价格为3万7000新币,而如今碧湾的一套最低价格的预售组屋单位就要36万9000新币,这么比较当然会有人觉得BTO贵了好多。
但如果再看非成熟区的一个三房式的预购组屋单元,价格为20万新币,政府还会额外提供津贴,使得房价降低在10万新币以下,如此这算,显然大部分新加坡民众都能承担得起了。
而且相对于其他国家,由于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相对完善,因此大约80%的国人首次购买BTO的时候,都可以用比较少的现金支出来支付首付,后期大部分的还贷资金还是来自于公积金储蓄部分,因为买房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大。
而且黄总理还特地提到了百万组屋频增的现象:
他认为这只是少数,而总体的平均价格涨幅,仍然和国民的工资涨幅挂钩,并没有偏离太多。
这意味着,的确有更多有钱者追逐地段更好、房型稀缺、视野更棒的百万组屋,但对于那些只想安居乐业的普通民众来说,转售价格的上涨也仍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百万组屋仍然是只占组屋总体的一小部分。
根据合登(Huttons)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新加坡的百万组屋数量创下了1035个单位的历史性高,占整体转售总量的3.8%,其实仍然属于少数中的少数。
百万组屋凭何身贵?
那么到底哪些组屋能跻身百万组屋的豪门之列呢:
1、地段!当然是地段!
超过90%的百万祖组屋都位于成熟区域,其中:加冷/黄埔的百万组屋单位数量最多,达到了156个。
其次是大巴窑,达到了144个。而红山也达到了135个!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源:合登数据分析报告
这些地段不仅百万组屋交易频出,在总体交易中百万组屋交易占比也比其他地区要高很多!
图源:合登数据分析报告
其中武吉知马的百万组屋交易比例达到了38.7%;其次是中部地区达到了26.1%,碧山在20.4%。
2、房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大部分成交的百万组屋都是繁华地段的四房或五房,以及稀缺的公寓式、甚至是排屋式。
根据2023年的470个百万组屋交易的数据显示,百万组屋中主要为五房式,占比43%,其次是公寓式,占比30%,四房式占了26%,而三代同堂和排屋式组屋则各占少于1%。
图源:早报
新加坡的转售HDB屋王
以下是新加坡转售HDB排名前十的交易细节:
图源:99.co
排名第一位的是我们已经提及多次的SkyOasis @ Dawson,以172.5888万新币成交。
这套五房式组屋位于女皇镇,面积不算很大仅为111平方米,但胜在剩余屋契仍然有96年,比普通的转售组屋要长。
图源:早报
而且这间屋子位于45楼的高层,视野极佳,
图源:Property Limbrothers
根据房地产有关人士分析,皇后镇的4个开发项目中,只有7个单位具有这么高的视野且兼具了5房结构,而且在这些所有的项目中,SkyOasis @ Dawson最接近地铁,因此才会获得了如此高的价格!
排名第二位的是大巴窑的The Peak @ Toa Payoh一五房,成交价格为160万新币。
这一项目也是百万组屋频出的热门,早在2024年年初,就因为这片项目的屋主开价200万新币的天价而遭到热议(非排名第二的这套房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