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某些排行榜敬陪末座,不全然是坏事。
今日(3日)全球最大的新闻,无疑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揭开其关税大计的“主菜”,即针对各国采取的“对等关税”。
名单一字排开,各国几乎无一幸免,只是关税税率有高有低。
新加坡被课征基准税率10%,是各国之中最低的一个级别,比其他东南亚邻国低:
包括柬埔寨(49%)、越南(46%)、泰国(36%)、印尼(32%)、马来西亚(24%)、菲律宾(17%);
也比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来得低:
包括中国大陆(54%)*、台湾(32%)、印度(27%)、韩国(26%)和日本(24%)等。
*中国大陆早前已被课征20%关税,加上此次的34%,实质关税税率已来到54%。
新加坡失望但不报复针对美国对新加坡课征的10%关税,新加坡政府表示失望,但不会采取报复性措施。
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指出,新美之间签有自贸协定,美国却仍把新加坡纳入关税范围,令人遗憾。
但他说,新加坡决定不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也不会启动自由贸易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么做,会推高进口商品成本,最终由企业和消费者买单。”
颜金勇针对特朗普最新的关税措施回应媒体询问。(路透社)新加坡之所以在对等关税榜单上“敬陪末座”,是因对美国处于贸易逆差。简单来说,即新加坡向美国买的货,多过美国向我国买的货。
被美国课征的关税处于最低等级,意味着新加坡的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对其他被课征高关税的国家更具竞争力。
从这一面向而言,新加坡直接受创的程度虽然较小,但间接伤害仍然难免。
在美国对等关税冲击下,若更多国家采取报复性关税,打响关税战,全球贸易恐将遭受巨大冲击。
新加坡是高度依赖贸易的经济体,贸易额为国内经济生产总值(GDP)的逾300%。
全球经济“打喷嚏”,新加坡也会“感冒”。
可预见的是,若关税战愈演愈烈,新加坡经济势必受挫。
新加坡是高度开放的贸易枢纽,经济命运和全球经济紧密相连。(海峡时报)接下来会是所有人都受伤的世界吗?值得关注的是,公布针对各国的对等关税之际,特朗普政府依然释放了各国可找美国谈判,以争取税率“打折”的信号。
10%的基准关税会在4月5日上路,其余更高的关税则会在4月9日落实。
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部分国家做出了相对克制的回应,声称准备与美国进一步磋商。
这意味着事情可能还有转圜的余地。
各国或做出相应妥协,例如降低本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等等,以换取美国调降相关税率。
但事情也可能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即贸易战的全面爆发。
各国在这段缓冲期的反应将是关键:
是继续谈判还是采取报复性关税?
如果是后者,全球经济恐将陷入逆全球化的境地,多年来好不容易建立的贸易秩序将被打乱。
《经济学人》就以“特朗普把美国贸易政策带回19世纪”为题撰文,批评其关税措施一旦全面落实,全球自由贸易秩序将名存实亡。
全球经济受挫,好不容易回到正轨的通货膨胀可能又会急速攀升,而美国也会被自己的“七伤拳”所伤,形成各国多败俱伤的局面。
《华尔街日报》社论则分析特朗普关税措施可能带来的后果。
除了全球经济步向衰退,该社论还指出,美国或将失去全球经济领导者的地位。
该文指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英国手中接过了这个角色,并借着在全球扩张自由贸易,为美国本身及其他国家带来了繁荣。
但由于特朗普采取了更具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观,强调美国自身利益,这将导致各国各自为政,争相瓜分全球市场。
最糟糕的情况下,全球贸易体系可能退回到类似上世纪30年代的“以邻为壑”政策。
而上述结果,会以全球经济的衰退为代价。
一些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走到这一步,已让外界难以判断其究竟是打算以此作为谈判手段,逼迫各国在贸易政策上作出让步,还是真心对自由贸易嗤之以鼻,欲除之而后快。
若是前者,有谈有希望,伤害虽有,但尚能减低。
如果是后者,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国家,只能自求多福。各国卯起来打贸易战,自二战以来建立的自由贸易体系恐将分崩离析,那将是一个所有人都受伤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