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難得一次在國際排行榜上墊底 未必全是壞事?

2025-04-03

有時候在某些排行榜敬陪末座,不全然是壞事。

今日(3日)全球最大的新聞,無疑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揭開其關稅大計的「主菜」,即針對各國採取的「對等關稅」。

名單一字排開,各國幾乎無一倖免,只是關稅稅率有高有低。

新加坡被課徵基準稅率10%,是各國之中最低的一個級別,比其他東南亞鄰國低:

包括柬埔寨(49%)、越南(46%)、泰國(36%)、印尼(32%)、馬來西亞(24%)、菲律賓(17%);

也比亞洲幾個主要經濟體來得低:

包括中國大陸(54%)*、台灣(32%)、印度(27%)、韓國(26%)和日本(24%)等。

*中國大陸早前已被課徵20%關稅,加上此次的34%,實質關稅稅率已來到54%。

新加坡失望但不報復針對美國對新加坡課徵的10%關稅,新加坡政府表示失望,但不會採取報復性措施。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指出,新美之間簽有自貿協定,美國卻仍把新加坡納入關稅範圍,令人遺憾。

但他說,新加坡決定不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也不會啟動自由貿易協定下的爭端解決機制。

「這麼做,會推高進口商品成本,最終由企業和消費者買單。」

顏金勇針對特朗普最新的關稅措施回應媒體詢問。(路透社)新加坡之所以在對等關稅榜單上「敬陪末座」,是因對美國處於貿易逆差。簡單來說,即新加坡向美國買的貨,多過美國向我國買的貨。

被美國課徵的關稅處於最低等級,意味著新加坡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相對其他被課徵高關稅的國家更具競爭力。

從這一面向而言,新加坡直接受創的程度雖然較小,但間接傷害仍然難免。

在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下,若更多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打響關稅戰,全球貿易恐將遭受巨大衝擊。

新加坡是高度依賴貿易的經濟體,貿易額為國內經濟生產總值(GDP)的逾300%。

全球經濟「打噴嚏」,新加坡也會「感冒」。

可預見的是,若關稅戰愈演愈烈,新加坡經濟勢必受挫。

新加坡是高度開放的貿易樞紐,經濟命運和全球經濟緊密相連。(海峽時報)接下來會是所有人都受傷的世界嗎?值得關注的是,公布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之際,特朗普政府依然釋放了各國可找美國談判,以爭取稅率「打折」的信號。

10%的基準關稅會在4月5日上路,其餘更高的關稅則會在4月9日落實。

包括新加坡在內的部分國家做出了相對克制的回應,聲稱準備與美國進一步磋商。

這意味著事情可能還有轉圜的餘地。

各國或做出相應妥協,例如降低本國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或消除非關稅壁壘等等,以換取美國調降相關稅率。

但事情也可能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即貿易戰的全面爆發。

各國在這段緩衝期的反應將是關鍵:

是繼續談判還是採取報復性關稅?

如果是後者,全球經濟恐將陷入逆全球化的境地,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貿易秩序將被打亂。

《經濟學人》就以「特朗普把美國貿易政策帶回19世紀」為題撰文,批評其關稅措施一旦全面落實,全球自由貿易秩序將名存實亡。

全球經濟受挫,好不容易回到正軌的通貨膨脹可能又會急速攀升,而美國也會被自己的「七傷拳」所傷,形成各國多敗俱傷的局面。

《華爾街日報》社論則分析特朗普關稅措施可能帶來的後果。

除了全球經濟步向衰退,該社論還指出,美國或將失去全球經濟領導者的地位。

該文指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英國手中接過了這個角色,並藉著在全球擴張自由貿易,為美國本身及其他國家帶來了繁榮。

但由於特朗普採取了更具重商主義色彩的貿易觀,強調美國自身利益,這將導致各國各自為政,爭相瓜分全球市場。

最糟糕的情況下,全球貿易體系可能退回到類似上世紀30年代的「以鄰為壑」政策。

而上述結果,會以全球經濟的衰退為代價。

一些分析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走到這一步,已讓外界難以判斷其究竟是打算以此作為談判手段,逼迫各國在貿易政策上作出讓步,還是真心對自由貿易嗤之以鼻,欲除之而後快。

若是前者,有談有希望,傷害雖有,但尚能減低。

如果是後者,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國家,只能自求多福。各國卯起來打貿易戰,自二戰以來建立的自由貿易體系恐將分崩離析,那將是一個所有人都受傷的世界。


相关文章

  • 2女1男疑涉毒驅車逃 獅城警方前後夾攻攔下
  • 吃沙冰吃到塑料碎片 女事主向名甜品店索賠1.6萬
  • 遺憾沒讓父母享福 李銘順自責「不該勸爸媽退休」
  • 稱代買萬字票中巨獎 「算命師傅」命砸大錢還願 女郎下場慘重
  • NTU學生因承認使用AI進行背景檢索,申訴被駁回維持零分!
  • 為錢鋌而走險!男子夥同前獄友盜竊前女友家 終獲 8 年監禁 + 8 鞭重刑
  • 《1點新聞》7月1日
  • HelloRide獲准更新執照一年 車隊擴大至2萬輛
  • 王乙康:私人保險與醫療發展趨勢不可持續 業者須重新審視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