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學生自曝:12歲與26歲女教師的不倫戀、後遭劈腿患抑鬱症

2025-04-06

新加坡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亞洲第一,很重視從小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但隨之而來的是繁重的學業壓力,以及衍生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新加坡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近期新加坡的一名23歲女子爆出猛料:「自己曾在未成年時期與女老師相戀,並患上心理疾病」,引起新加坡當局高度關注,在全島範圍內十分轟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快跟隨萬事通一起來看看吧。

12歲新加坡女生戀上

26歲女教師

近日,23歲的通心粉小愛(化名)爆料,自己曾與一位大她14歲的女老師欣雨(化名)發展了一段長達1年的戀情,並因此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患上了抑鬱症。

她深感痛苦,於是決定向教育部揭露此事。

小愛表示:「12歲時,自己與同學在學校相處時出現了問題,欣雨老師經常會主動關心她,因此二人的關係逐漸密切。」

「我們經常會互相發消息到凌晨三四點,還為彼此取了暱稱,會手牽手,她還會親吻我的額頭、撫摸我的頭髮還會擁抱我。」

圖源:小愛

「因此,我們在2014年-15年間,相戀了。我們經常會互相發愛心,或在對話中互訴愛意並製作可以代表心意的卡片等物品送給對方。」

圖源:小愛

「但很快我就發現,在我們交往期間,她劈腿了!她開始和一名男子交往,他們還在2017年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時,她還邀請了全班同學一同出席婚禮…

相戀一年後驟然分手

新加坡少女難以釋懷患上憂鬱症…

戀情僅持續了一年就分道揚鑣。至今小愛仍不清楚「分手的真正原因」…

「分手」後,欣雨老師就很少回復她的消息,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會回復她,比如離婚或搬家時才會聯繫她。

據小愛回憶:「我與欣雨老師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3年的6月,但還是沒有說清楚分手的真正原因。在見面後大約2個月時,跟朋友聊天時聊到此事,朋友讓我再次要求見面,但對方始終沒空,或找理由拒絕,到最後甚至連信息也不回復了…」

圖源:小愛

在跟欣雨老師偶有聯繫的這段時間裡,小愛備受煎熬,在2020確診了憂鬱症,必須服用抗抑鬱藥物,即便如此在上大學後,依然會時不時想到12歲時那場與欣雨老師無疾而終的戀情。

小愛說,「我很難開始下一段關係,這是我跟未來伴侶都必須學習接受的一部分,我依然被她的陰影籠罩著,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這些創傷。」

被情傷折磨11年後

向新加坡教育部揭發此事

女教師已被辭退

小愛表示:「直至去年,回想起當年的一切,終於醒悟過來,當時自己還尚未成年,欣雨老師應對自己的行為充分負責。在網站貼文上發現昔日戀人欣雨老師已經升任副校長後,才下定決心向新加坡當局揭發此事。」

「我不希望未來還會有類似的問題發生,所以才選擇站出來!」

新加坡當局目前已經知曉了對於這起發生在2014-15年的事件的指控。因為有新的資料被遞交上來,正在重新審查事件。教育部嚴正看待員工的不當行為,並將對那些不遵守紀律標準者採取處分行動。」

目前,讓小愛飽受情傷的女教師欣雨已不在任何學校就職,網上不少與其相關的網頁資料目前都已經被刪除。教育部將會繼續與投函者保持聯繫。

小愛表示:「希望欣雨老師能夠道歉,同時希望可以跟她單獨見一次面。」

「希望老師可以告訴她,一直以來是否跟她一樣因這件事飽受困擾?」

還表示,在去年10月份,當局曾安排過一次雙方見面,但因為學校校長臨時要求加入導致見面會告吹。

自始至終,小愛並沒有要求過欣雨老師公開道歉,只是希望將事情一次性說清楚。

新加坡1/4年輕人患有焦慮症

14.9%患有抑鬱症

尋求心理健康幫助的中小學生增加26%

在新加坡,像小愛這樣患上抑鬱症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在去年,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對2600名年齡介於15-35歲之間的本地居民做了一項調查,發現:

  • 27%的年輕人聲稱自己在接受調查的一周前出現了嚴重或極度嚴重的焦慮症狀,包括長時間感到擔憂、緊張和不安等。
  • 14.9%的年輕人表示,自己在一周內出現嚴重或極度嚴重的抑鬱症狀,包括長時間感到悲傷、空虛、對各種活動失去興趣、樂趣等。
  • 12.9%的年輕人表示,一周內承受著嚴重至極度嚴重的壓力,出現了長時間無法放鬆或感到不安、煩躁等症狀…

另外,根據新加坡京華基督教青年會提供的數據,在2024年尋求心理健康幫助的中小學生增加了約26%,從2023年的310人增加至2024年的393人。

為改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新加坡當局出台了一系列舉措

很多中小學生因身邊環境問題,比如擔心自己的傾訴會被父母用類似「沒關係,這很正常」的話輕描淡寫的忽視,也擔心暴露問題後會在學校被孤立。因此,選擇壓抑自己的需求保持沉默。

為了幫助中小學生在最敏感的階段遠離抑鬱症等心理問題,新加坡當局和社會組織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的舉措:

  • 新加坡教育部:為學校配備心理諮詢師,開設情緒管理課程
  • 全國青年理事會:推出「心靈綠洲」計劃,為青少年提供支持
  • 心理健康組織與社媒合作:開展線上教育活動

對於小愛的心理問題,新加坡教育部高度關注,已著手調查,關於事件的結果各位通心粉可以跟萬事通一起蹲後續。

小愛所出現的抑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是高發疾病,不管是新加坡本地學生還是在新留學生,只要是孩子父母除了需要關注學業外,還應高度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萬事通各位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父母,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出現問題及時干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但不被限制的,心理問題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不見!

請在手機微信登錄投票

作為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不重要?單選

重要

不重要

看情況


相关文章

  • 2女1男疑涉毒驅車逃 獅城警方前後夾攻攔下
  • 吃沙冰吃到塑料碎片 女事主向名甜品店索賠1.6萬
  • 遺憾沒讓父母享福 李銘順自責「不該勸爸媽退休」
  • 稱代買萬字票中巨獎 「算命師傅」命砸大錢還願 女郎下場慘重
  • 滿60歲國人今起領SG60鄰里購物券 21至59歲國人22日領
  • 腳踏車與PMD禁用行人專用道 陸交局開始執法開罰
  • 感謝國人共建新加坡 SG60紀念明信片溫暖送達
  • 一文看懂!如何領取和使用建國60周年鄰里購物券?
  • 黃總理:SG60鄰里購物券是對國人貢獻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