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政策以「吸引高技能人才」為導向,留學生群體憑藉本地教育背景和就業資源,在申請永居(PR)時具備顯著優勢。本文梳理2024年最新移民核心條件,幫助國際學生高效規劃留新發展路徑。
一、基礎門檻:身份轉換的三大核心條件
合法居留身份
需持有效長期簽證(如學生證、工作準證EP),連續居住滿2年(含留學時間);
2024新政:公立大學畢業生可直接用學生簽證時間計入居住年限。
穩定就業與收入
工作準證(EP)月薪需達5000新幣(約2.7萬人民幣),從事人工智慧、醫療等緊缺職業可放寬至4500新幣;優先考慮與專業對口且服務於新加坡重點產業(如金融科技、綠色經濟)的崗位。
貢獻度評估
通過COMPASS積分框架(滿分120分)考核,本地學位、緊缺技能、參與社區活動均可加分;留學生專屬加分項:新加坡公立院校學位加20分,理工學院文憑加10分。
二、留學生專屬政策紅利
快速通道計劃
公立大學碩士畢業生:2024年8月起無需工作經驗即可提交PR申請;
本科畢業生:工作滿1年(原需2年)且薪資達標即可申請,獲批周期縮短至6-8個月。
教育背景優勢
本地學位自動滿足COMPASS的「學歷認證」要求,無需額外做海外學歷公證;
參與政府合作項目(如南洋理工大學「科技先鋒計劃」)可提升「行業適配性」評分。
三、關鍵加分項:提升獲批率的實戰策略
職業選擇
優先入職經濟發展局(EDB)認證企業(如位元組跳動、輝瑞亞洲總部),COMPASS系統加10分;從事2024年緊缺職業清單崗位(如區塊鏈開發、臨床研究專員),獲批機率提升30%。
社會融入
參加社區活動:每年至少20小時義工服務(如社區環保項目),加5分;
加入本地專業協會:如新加坡工程師學會(IES),加3分。
家庭紐帶
配偶或父母為新加坡公民/PR,加15分;
子女在新就讀公立學校,加10分。
四、留學生移民路徑推薦
公立院校畢業生路徑
本科/碩士畢業申請EP就業工作1-2年提交PR申請獲批(成功率超65%)。
私立院校畢業生路徑
就讀EduTrust認證私立院校畢業獲EP/SPass工作準證工作3年通過COMPASS評估申PR。
創業移民路徑
成立科技創新公司(註冊資本≥5萬新幣)獲創業准證(EntrePass)僱傭3名本地員工2年後轉PR。
新加坡移民政策對留學生呈現教育背景越強、 如果需要新加坡所有高等院校申請方案及詳細費用價格表請圍我的信chenshaosen8 職業稀缺性越高、社會貢獻越大,獲批越容易的導向。建議學生在留學期間優先選擇STEM或緊缺領域專業,積累本地實習經驗,並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將學業、職業與移民規劃三位一體同步推進,最大化利用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