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教育(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副總監陳麗告訴《8視界新聞網》,近年來,我國的華文出版業遇到的重大挑戰包括數碼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學生學習母語的興趣有所下降。為應對此變化,他們採用了既有教育意義又能吸引學生的方法,來編寫教材。
她說:「我們優先考慮通過生動的插圖和創新的設計,來增強出版物的視覺吸引力。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年齡段的學生,都能更輕鬆愉快地學習華文和其他母語。」
該出版社為教育部出版的小學教材系列《歡樂夥伴2.0》,就採用了現代風格和孩童熟悉的媒介與插畫,並以本地為背景,提升學習華文的樂趣。
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秘書長林美君博士答覆詢問時說,推廣華文學習和閱讀需要教育部、熱心推動新加坡華文教育和文化傳承的社群及各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其中,本地出版社起到了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她指出,出版社不但積極出版本地華文作家的文學作品,還出版中小學的華文課本和文學讀本,同時也承擔了教育部中學泛讀叢書、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資助的學生文集,以及「駐校作家計劃」 學生文選的出版工作;其中玲子傳媒除了出版華文書籍外,也走入校園開展華文閱讀推廣活動,而友誼書齋也出版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如《籃球小子》,並定期舉辦導讀活動。
「多年來,本地出版社持續為學校提供優質的華文學習資源和補充讀物,配合學校需求,為母語雙周、學校的華文書展等出力。若缺少了本地出版社的鼎力相助,華文教育、華文文化的推廣工作將缺少堅實的平台和基礎。」
林美君博士也表示,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期待本地出版社能與科技公司、媒體機構等攜手創新,開發一批具有本土特色且互動性強的華文線上學習和閱讀資源,特別是華文分級讀物,來滿足本地學習者在華文閱讀方面的多元需求,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全新華文閱讀體驗。
陳麗表示,名創教育也投資開發數碼內容,包括互動電子書、線上學習平台和多媒體資源,確保以各種形式為學習者提供易於獲取的學習資源。
她表示,隨著學習模式的轉變,名創教育也將Scribo之類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納入產品中,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縮短教師出題目及改作業的時間。同時,該出版社也積極探索與科技公司合作,將人工智慧功能整合到出版社的現有資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