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总结:在新加坡,买保险是智慧,但买错保险就是烧钱!
椰子用50-30-20法则+真实保费对照表,拆解哪些保单必须买、哪些是智商税,教你用CPF MediSave合理规划,守住钱包也守住保障!
在新加坡,我们该不该购买保险?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然而,过度购买保险却并不是个好主意,在某些时候,冗余的保险反而不再实用,还白白浪费钱。
另一方面,拥有正确合适的保单可以为自己以及家人提供必要的保护。那么,你如何知道您支付的保险费用是否超出了你的需要呢?让椰子带你分析一下。
1)细分保险涵盖的三个领域
不管怎么说,保险的最重要功能都是“提供保护”。保险可分为三大关键领域,但因为每种保险的功能各有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分析:
领域1:财富保护——不可或缺的基础
首先,绝大部分人将其视为财务上的“安全保障”,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意外情况,包括:
健康保险——作为最基本的医疗费用保障,防止因住院费用导致倾家荡产
人寿保险——为意外身故时亲人提供支持,是需优先考虑的保障之一
人身意外保险——尽管有意义,但非必需,因很多健康保险已部分涵盖此类需求
残疾保险——当严重健康问题或事故导致无法工作时提供养老金。在新加坡,该保险与CareShield Life互为补充
领域2:财富积累——长远的财务规划
在确立基础安全后,接下来应着重着眼于财务增值。这包括储蓄、退休规划和投资,以实现购屋、退休等目标。
领域3:财富传承——合理安排财产继承事项
对于拥有大量资产的人,如何合理分配这些财富至关重要,也是进行遗产规划的必要一环。然而,对于资产有限者,关注此领域的意义不大。
2)针对每种险种理应投保的金额
人人所需的保险类别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个人需求和目标。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选择适合的保险组合非常重要。
在明确健康和人寿保险等基础保障之前,应避免为投资或资产增值类保险支付过高费用。
在深入探讨个人保障类保险之前,需要注意的的是,车险、住房保险和女佣险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新加坡,上述险种往往是法律强制必须拥有的。
此外,旅行保险虽非强制,但对保障旅途中可能发生意外事件仍属必要。
除了以上的险种外,还有以下几种险种,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点开可看大图
3)日常中应该分配多少钱给投保的保费?
椰子建议,如果没有迫切需求,就遵循以下50-30-20原则:
- 50%的收入用于日常支出。
- 30%用于偿还贷款负债,如房贷。
- 20%用于保险、储蓄及投资。
如你无需支付房贷,那30%的这部分可用于增加储蓄与投资。但仍需优先将保险着眼于基本保障,确保健康和生命保障无忧,再考虑投资。
若保险支出超过收入的20%,应重新审视当前保费是否合理,并与市场价进行对比。
4)在新加坡,健康保险的合理支出是多少?
住院保险在新加坡被视为必备。如果你没有任何其他保险类别,这应是优先级最高的选择。专门的住院保险计划会覆蓋大部分住院费用。
新加坡提供综合住院保险计划(IP),看病住院的部分费用可通过MediSave支付,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自付费用可能会增加。
因此,保险费用会随着年龄分组的变化而上升。
假设一位30岁非吸烟的新加坡男性,以下是基于不同水平健康保险的保费示例:
| MediShield Life保费 | 综合保险计划保费 | 总计 |
| 私人医院 | $254.67 | $268.00 | $522.67 |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