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公共运输的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焦点。律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穆仁理于 4 月 8 日在国会透露,过去 10 年,本地有五名乘客在涉及巴士的事故中不幸丧生,其中四人是在巴士上摔倒的年长者,另一人则因严重碰撞事故离世。今年 3 月,一位 80 岁乘客在巴士行驶中跌倒,头部受伤,送医后抢救无效,再次引发大众对年长乘客安全问题的重视。
穆仁理指出,近年来巴士事故整体趋势稳定,每日约 400 万趟次的巴士出行,大多能安全完成。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年长者在巴士上摔倒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当局已多管齐下改善公共巴士设计。例如,在靠近出口处设置专用优先座位,方便年长者上下车;巴士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降低滑倒风险。同时,巴士车长接受专门培训,务必确保年长乘客安全入座后再启动车辆,并避免突然加速、急刹车等危险操作。
此外,陆路交通管理局与公共巴士业者积极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引导民众养成更安全的出行习惯,如站立和使用楼梯时紧握扶手,鼓励乘客多关心年长者等弱势群体。为进一步强化巴士安全,政府与巴士业者计划从今年下半年起,逐步落实巴士安全劳资政工作小组提议的安全措施,包括通过音频提醒乘客巴士即将开动,利用科技手段帮助车长警惕潜在安全风险。
除了巴士安全,行人过马路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杰乐收到居民反映,德义区一个靠近巴刹的人行过道,“绿人” 亮起时间过短,年长者即便使用交通灯阅卡器延长时间,也难以安全通过马路。对此,陆交局正在综合诊疗所、巴刹等年长者和残障者往来频繁的交通灯处,推行 “友善绿人计划”。行人只需用优惠易通卡轻触阅读器,就能将下一次 “绿人” 亮起时间延长 3 秒至 13 秒。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回应称,人行过道 “绿人” 亮起时间依据过道距离和行人步行速度确定。所有过道的 “绿人” 先亮起 6 至 10 秒,随后闪烁时长根据每秒约 1 米的典型步行速度和过道距离计算,这一标准参考了国际惯例,并结合亚洲人体型特点进行调整。不过,由于行人过马路时间会影响其他交通流量,所以需在保障行人安全、舒适与维持车辆交通顺畅之间寻求平衡。马炎庆还表示,会重新评估议员提及的交通灯情况,看是否能适当增加过道时间,切实保障居民安全与出行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