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宣布获得来自大华银行(UOB)与黄氏基金(Huang Family Foundation)的联合捐赠,总额达1.1亿新元。
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优化国际学生的奖学金与助学金体系,覆蓋人工智能、工程管理、纳米技术等前沿学科领域。
作为全球排名前列的高等学府,南洋理工大学始终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核心目标,此次捐赠不仅延续了社会力量对教育的长期支持传统,更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学术发展机会。
捐赠背景与战略意义
此次捐赠是南洋理工大学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单笔社会捐赠之一。
大华银行与黄氏基金作为长期支持教育事业的机构,此前已累计向南洋理工大学捐赠超过1600万新元,用于设立助学金、教授职位及科研基金。
2025年的捐赠进一步聚焦国际学生群体,旨在通过经济援助和资源整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该校的科研与创新生态。
根据南洋理工大学的规划,资金将分为三部分使用:
奖学金扩容
新增500个奖学金名额,覆蓋本科至博士阶段,重点支持女性学生和少数族裔群体。
科研与生活补助
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月最高2000新元的生活津贴,并设立单笔最高1万新元的科研启动基金。
校企合作平台
与渣打银行、新加坡科技局等企业合作开发实习岗位,预计每年提供300个实践机会。
奖学金与助学金项目详解
学术卓越奖学金 Academic Excellence Scholarship
面向全球本科及硕士新生,要求GPA达到3.8/4.0或同等成绩,奖学金金额覆蓋全额学费,并提供每年5000新元的学术活动经费。
2025年新增的筛选标准包括跨学科研究潜力及社会服务经历,申请者需在入学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学科专项奖学金 Discipline-Specific Scholarships
针对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热门领域,奖学金包含学费减免与科研经费支持。
例如,纳米技术硕士生可申请最高2万新元的实验室设备使用津贴,并参与新加坡重建局的创新项目合作。
此外,航空学方向增设“绿色航空技术”实验室,资助学生开展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研究。
助学金计划
助学金主要面向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新元的国际学生,需提交收入证明及资产声明。
2025年新增的资助内容包括:
跨文化交流补贴:覆蓋国际会议、暑期课程等70%的费用,单次最高报销1.5万新元。
职业发展基金:资助学生考取行业认证(如CFA、PMP等),最高额度为5000新元。
捐赠资金的应用方向
01 科研基础设施升级
1.1亿新元中的30%将用于建设前沿学科实验室。
例如,工程学院计划引入高精度3D打印设备与量子计算模拟平台,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商学院则与渣打银行合作开发金融科技实训中心,提供实时市场数据分析工具。
02 职业支持网络强化
南洋理工大学将联合捐赠方搭建“校企导师计划”,邀请企业高管担任学生职业导师。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参与渣打银行的“绿色金融”项目,积累碳中和领域的实战经验。
此外,学校每年遴选50名优秀学生进入大华银行的“青年领袖培养计划”,提供为期6个月的带薪实习。
03 全球化资源整合
2025年7月,南洋理工大学将启动“全球学术交流季”,资助200名国际学生参与海外合作院校的交换项目。
例如,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开设的“工业4.0”课程,学生可申请全额资助,涵盖差旅与住宿费用。
国际学生的申请策略
把握时间窗口
多数硕士项目的奖学金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至3月,建议提前准备语言成绩(托福85+/雅思6.5+)及学术推荐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