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总理揭秘:每月做义工1次,生活质量飙升1.5倍

2025-04-21     缘分     4971

2014 年,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推出了义工管理工具包(Volunteer Management Toolkit),以帮助社会服务机构实施有效的志愿者管理实践,重点关注组织文化和准备情况、协作以及志愿者招募、入职、参与和体验等领域。该工具包已于 2020 年升级。今年晚些时候,它将作为义工管理工具包 3.0 进一步更新。

未来几年,新加坡社会服务需求的范围和规模将继续增长。我们必须找到创新的方法来满足和管理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并高效率、高效益地实现供需匹配,这样才能改变我们服务对象的生活。请允许我提出三个想法,供大家在今天晚些时候及以后讨论。

第一,推动社服领域系统性转型。自2017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未来经济理事会(Future Economy Council),也就是现在的未来经济咨询委员会(Future Economy Advisory Panel)的主席,指导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委员会的旗舰项目是23个产业转型计划(ITM),以指导我国经济的不同部门发展新的能力,建立更强的复原力,并抓住新的机遇。在这 23 个产业转型计划中,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围绕六个横向支柱展开。它们是:生产力、技术与创新、就业与技能、国际化、韧性和可持续性。这项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却增强了我们的经济实力。我们实现了良好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我们还很好地经受住了 COVID-19 的经济影响。因此,我鼓励社服领域也进行系统转型。

我想简要概述一下你们可以考虑进行这种转型的三大支柱: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时代已经在改变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社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将加速这一转型浪潮。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利用技术为我们的社会服务领域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财务、志愿者管理和行政工作等职能领域汇总需求并提供共享服务?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更优化地利用资源,包括我们的许多捐助,将其用于社会服务机构的核心职能,即直接支持受益人。

二是以公民和家庭为中心。受益人往往有跨越不同机构的多种需求,他们面临的挑战很少是孤立发展的。作为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我们在支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学会了采用以公司为中心的方法,以避免工作目标交叉。 同样,我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加以公民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的方式来支持我们的公民和家庭。通过跨机构合作和集中资源,你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为受益人服务,同时又不会削弱各自志愿者对其热衷事业的热情。这也是马善高部长发起的 提升版社区联络站计划(ComLink+)的目标之一。

三是建设横向能力。例如,志愿者管理人员可以在各社会服务机构之间交叉任职,以便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人群、技能和人才。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公共服务部门的 “孤岛 ”现象要少得多,原因之一是官员都是跨部任职。这使得官员能够很好地了解不同部委的需求。我希望社会服务界也能采用类似的做法。

事实上,我很高兴地看到,有些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例如,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和心理卫生学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正在联合 12 个合作伙伴,共同在一个名为 grovve 的综合心理卫生中心提供服务。该中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SCAPE青年中心启动,为青少年和照顾者提供一站式心理卫生支持和服务平台。我相信,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而且是大规模的。

在转型的同时,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也可以相互学习,并在合作中发挥杠杆作用。因此,我的第二个建议是促进更多想法和专业知识的相互交流。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熟悉不同的群体和社区,非常了解当地的问题。而企业则往往有很好的创新理念,熟悉如何扩大运营规模,放大创新成果。

自 2023 年以来,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与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合作开展了“V”计划( Project V),将企业与社会服务机构联合起来,建立稳定可靠的志愿者队伍,提供更全面、更长期的支持。在试点阶段,近 40 家企业与 40 家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对。参与机构因此获得了超过 12,000 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为了促进企业更经常地参与志愿服务,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与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将扩大“V”计划( Project V)的规模。在未来三年,“V”计划( Project V)的目标是让 150 多家企业参与进来,巩固它们与不同社会服务机构的伙伴关系,并帮助它们发展志愿服务组合。

我的第三个建议是,探索如何使志愿服务的旅程对那些挺身而出的人更有意义。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的 “2024 年生活质量研究 ”(NCSS’ 2024 Quality of Life study)发现,与非志愿者相比,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的受访者表示生活质量良好的可能性要高出 1.5 倍。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受访者还报告了更好的亲密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并更有可能认为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

换句话说,志愿服务给施惠者和受益者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结构合理的志愿服务经历可以培养我们的持久能力,帮助我们同情和支持各种弱势群体。 这些品质超越了志愿服务经历。它们将个人塑造成更好的公民、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因此,结构合理的志愿服务经历可以使志愿者保持动力和积极性,为自己奉献更多,也可以更广泛地改变志愿者的整体福祉。

我还建议与教育部更加紧密地合作。多年来,教育部一直为我们的学生实施社区参与计划。 十年前我在教育部工作时,我们推出了 “品格与公民意识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programme)计划,还推出了 “德育在于行动 ”(Values in Action programme)计划。这些计划旨在汇集和整合我们现有的价值观驱动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公民道德教育和国民教育。鼓励我们的年轻人做志愿者,并为他们创造做志愿者的机会,是他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我们社会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建立对周围人的同情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