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2025年大選的臨近,國務資政兼高級部長李顯龍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選民在5月3日投票時,不僅要評估候選人的個人素質,還要考慮他們所代表的政黨及其整體綱領。
李顯龍指出,人民行動黨正在組建一支優秀的團隊,這些候選人不僅是優秀的個體,還代表了該黨為新加坡提供最佳領導的願景。他提到:「我們提出了一個候選人名單,其目的是組建政府,以便為新加坡提供最好的領導,我希望這將得到新加坡人的支持。」
01 選民需全面評估候選人與政黨
李顯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反對黨也在不斷推出新候選人,新加坡民眾需理性評估。
「新加坡人不僅要依據候選人自身的能力和品德,更要深入思考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政黨。當你投出一票給某位議員時,實則是在為支持該議員的政黨賦予執政的授權與信任,讓其能夠更好地為新加坡服務。」
他呼籲選民從三個維度評估:
⊕ 候選人個人資質:包括專業背景、服務記錄與道德品行
⊕ 政黨執政能力:基於政策制定與落實成效的歷史表現
⊕ 團隊協作潛力:能否組建有凝聚力的領導團隊
談及人民行動黨此次推出的候選人團隊,李顯龍充滿信心。他表示,人民行動黨精心組建的這支團隊,成員個個優秀,兼具多元化特質、堅定信念與滿腔熱情,來自不同背景的他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經驗、個人經歷與專業能力。「
我堅信他們能為新加坡的發展帶來新的視角和創新的解決方案,黃循財總理引進的候選人更具備超越后座議員的潛力。
02 新候選人與團隊建設
人民行動黨公布了32名新候選人參加本次大選,這是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批新面孔。本次32名新候選人中:
⊕ 女性占比創新高:13位女性(占40.6%)
⊕ 專業背景多元:涵蓋國防科技專家、社會企業家、人工智慧工程師
⊕ 代際平衡:"90後"候選人達7名,最年輕者28歲
李顯龍評價這些候選人時說:「我認為他們都是優秀的人,多元化、堅定、充滿激情,帶來了許多不同的背景和經驗、個人歷史和激情,我毫不懷疑他們會為新加坡做得很好。」
隨著國防部長黃永宏的退休,將不得不任命一名新人來填補他的職位。李顯龍說:「新加坡人已經習慣了部長們有一定的素質和分量,這些新候選人需要贏得選民的信任,並展示他們的能力。」
03 國防部長黃永宏引退
14 年國防傳奇謝幕
現年66歲的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宣布,他將在本屆國會選舉中引退,不再尋求連任。擔任了五屆議員的他2015 年、2020 年大選兩次領軍,均戰勝新加坡人民黨團隊。現由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率領人民行動黨四人團隊捍衛碧山-大巴窯集選區 。
黃永宏醫生指出,領導層更新一直是行動黨的核心力量與優點,2001年時也有議員和部長退下,才引進了包括他在內的新人。「現在是時候輪到我了,我前陣子就跟黃循財總理說,是時候讓我延續這個優良傳統,為黨的更新讓路了。」
黃永宏回顧了自己24年的從政生涯
他表示從未預想會成為內閣成員。當年受邀進入內閣時,他曾猶豫過,因為他對政治及治理國家了解甚微,若入閣他須放棄當外科醫生。
他當時還要求同李光耀資政見面,透露擔心無法做出貢獻,李資政告訴他需要半年時間來判斷是否適合當內閣成員。
黃永宏在會上表示,國防與安全形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大概要10年才能找到新的立足點,也許還要多10年才可讓各國在某種程度上接受新的世界秩序。這期間會有跌宕起伏,我想,讓新團隊現在接手以全力應對難題是個好時機。」
他強調,第四代領導人已在冠病疫情期間證明了他們的能力,只要有人民的支持,他們就能夠經受得住任何風暴。
04 李顯龍領銜宏茂橋集選區團隊
李顯龍今日正式公布人民行動黨(PAP)宏茂橋集選區(AMK GRC)競選團隊名單,標誌著該黨啟動"傳承與更新"的選舉戰略。本次公布的五人團隊包含兩名新面孔,同時確認兩名資深議員將退休,展現執政黨系統性代際更迭的決心。
新任命的候選人包括:
賴添發(Victor Lye):63歲,曾兩度征戰阿裕尼集選區,帶來寶貴競選經驗;
劉潔敏(Jasmin Lau):41歲前高級公務員,代表新生代技術官僚力量。
他們將與李顯龍、娜蒂雅(Nadia Samdin)和傑樂(Darryl David)共同組成團隊。
宏茂橋集選區本屆大選的選民共計16萬1235人,上屆大選,行動黨團隊以71.91%得票率戰勝革新黨團隊。
05 歷史性權力過渡
此次大選也是李顯龍首次在2004年至2024年擔任總理的情況下不掌舵。李顯龍表示,他在大選中的角色是幫助總理贏得選舉,通過建議、支持和贏得實地選票來減輕總理的負擔。
李顯龍表示:"黃循財總理已出色完成角色過渡,我將全力輔助其贏得選舉。"政治分析認為,這體現新加坡"領導人更迭不中斷治理"的特色模式。
李顯龍總結道:「這段旅程對我來說還不完整,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已經成功過去,這是一個里程碑,不僅對我,對新加坡也是如此,我帶著某種滿足感參加這次選舉,希望新加坡人能夠繼續支持人民行動黨,為我們的國家帶來穩定和繁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選民的選擇不僅將決定未來幾年新加坡的政策走向,也將影響國家的長期發展和穩定,隨著競選活動的深入,此次大選的走向愈發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