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37部長短片展現華語世界的多元風貌

2025-04-23

第13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將於2025年4月25日至5月4日在嘉華院線舉行。本屆電影節將放映由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內陸、馬來西亞、法國、美國和新加坡出品的19部劇情長片、2部紀錄長片和16部短片,總計37部華語電影,為觀眾呈現一般在主流院線看不到的電影作品。電影節由新加坡社科大學與新加坡電影協會聯合主辦,致力於推廣涵蓋方言在內的華語電影,並提供一個讓觀眾與電影人交流的平台。

本屆電影節的影片分為三個單元「華夏風情畫」側重劇情長片,展現華人社會的文化風貌和生活故事;「紀錄片視角」透過真實影像探索歷史和當代議題;「華流短片展」則集合不同地區的華語短片,展現年輕導演的創意。今年的電影節也安排了一場對談與十場映後交流,讓觀眾有機會與電影人進一步交流,深入了解電影作品。

開幕片《女兒的女兒》由台灣導演黃熙執導、張艾嘉主演,講述一位母親在女兒去世後,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往。影片以細膩的方式描繪家庭關係的複雜性。導演黃熙將出席映后座談,與觀眾分享創作心得。閉幕片《搖籃凡世》是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作品,講述四名不同種族的女性在備受爭議的棄嬰站工作,陪伴各族女性面對身體自主的困境。女主角麗心對掙扎於墮胎邊緣的小曼伸出援手,卻陷入神權與父權交織的危機。

第十三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

37部長短片展現華語世界的多元風貌

SINGAPORE CHINESE FILM FESTIVAL

「華夏風情畫」單元今年收錄來自中國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及其他地區近兩、三年的華語劇情片,展現各地近年來的社會文化面貌。中國電影包括改編自鄭州50歲自駕游阿姨蘇敏真實故事的《出走的決心》,講述她多次因家人錯過追求夢想的機會後,終於決心不再等待,勇敢出走,獨自追夢,活出不一樣的人生;《開始的槍》聚焦高中男生因為田徑隊倔強少女的冷漠疏離,而嘗試理解她,不料卻成為他自我成長的契機。本片在柏林電影節獲得新生代少年單元水晶熊最佳長片特別表揚;《無聲呼救》描述一位父親因女兒墜崖而陷入內疚,在尋找一宗懸案真相的過程中,也找到了面對內心傷痛的關鍵。

今年共展映包括開幕片《女兒的女兒》在內七部台灣劇情片。其他六部電影包括:《餘燼》講述一名刑警與一位調查父親真正死因的兒子的經歷,探索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不為人知的故事;《獵人兄弟》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背景,描述兄弟因一次狩獵意外而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桌球男孩》是一部關於少年桌球員奮鬥,立志成為頂尖選手的熱血故事;《優雅的相遇》在疫情背景下探討人際關係,在不完美的人生中,穿插片刻的魔幻寫實;《角頭:大橋頭》是台灣黑幫電影,也是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不多見的類型電影。劇情描繪黑幫大橋頭第二代Michael瞞著父親私下打算重整江湖秩序,觸動了北館、頂莊和北城等角頭的底線,大戰一觸即發;《愛情城事》是一部集錦式電影,由來自各地的多位新銳導演拍攝十段藏身於城市巷弄里關於愛的故事。

香港電影共有五部:《虎毒不》探討現代女性在育兒與社會角色之間的掙扎。這是香港新銳導演陳小娟繼《淪落人》後推出的新作;《淺淺歲月》由兩位實力派演員謝君豪和葉童擔綱男女主角,以寫實的生活片段來描繪婚姻與人性的複雜面貌;《寄了一整個春天》描述少女在網路上售賣二手私密衣物,卻誤將買家關注當作真愛,最終陷入困境。這部青春少女題材電影的背後潛藏著多層次的社會與人性探討;《看我今天怎麼說》講述三位青年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聽障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挑戰。本片在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多項提名,女主角鍾雪瑩之前也榮獲2024年第6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紅豆》是由任達華、鄧麗欣主演的家庭倫理電影,以大家熟悉的紅豆沙為意象,記述九龍城獨特的時代變遷和人情風貌,進而感受到香港這個城市的親切感和人情味。

除了來自亞洲的華語電影,本屆電影節還有三部歐美國家出品的電影:黑白電影《漂亮朋友》以荒誕現實喜劇的基調,描繪小城中不同性別、性傾向與階級的人們,在愛情中尋找認同。台灣金馬獎執行長聞天祥形容本片為「同志電影的地板和天花板」 。男主角張志勇更憑此片榮獲2024年第61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藍色太陽宮》是美籍華裔導演曾佩裕的首部劇情長片。影片以紐約按摩院華人女孩的故事為主線,描繪她們在異鄉努力尋找安定生活的過客人生;《蟲》是中國台灣、法國和美國合拍的電影,透過沉默的男主角呈現台灣青年在現實中的迷惘和失語。

「紀錄片視角」單元展映兩部台灣紀錄片。《由島至島》由馬來西亞出生的台灣導演廖克發執導,他以台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為主題,以人本視角質問、思考與反省那段被遮蔽的歷史,探究帝國內日本軍人、台灣士兵及東南亞華人的戰爭經歷。《書店裡的影像詩:第三季》則以詩意手法呈現台灣各地獨立書店的風貌與經營者故事,細膩描繪書香與生活哲學交織的景致,為觀眾帶來一場富有韻味的文化饗宴。這兩部紀錄片的導演都會出席電影節,與觀眾分享他們的創作理念和拍攝經驗。

「華流短片展」單元包括四組短片集:「上海電影學院短片集」展映中國上海電影學院學生的作品;「人生的選擇」、「成長的歲月」和「紀錄短片集」則展現各地華語短片導演的創意。精選短片包括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台灣作品《A面:我的一天》;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的香港、台灣合拍短片《顏色擷取樣本.mov》;獲得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鮮浪潮大獎和最佳編劇獎的《鬼妹》;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特別表揚獎和最受觀眾歡迎獎的《眩光》;中國的《燃夜》、馬來西亞的《聽寫》和新加坡的《九月的四個星期天》等。

除了電影放映,電影節還會在草根書室舉辦「在書店聊書店:與侯季然導演對談會」。草根書室董事林韋地將與《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對談,聽侯導演分享創作《書店裡的影像詩》系列的靈感來源、討論書店文化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


相关文章

  • 母親節將至 藝人訴育兒心聲
  • 周華健全新巡演新加坡站來襲!5月14日即將開票
  • 燈光展「照亮新加坡」重磅登場!全島這9個地點有!免費看
  • 陳茵媺回應陳豪壓力爆煲!承認老公好忙,期待母親收驚喜
  • 新加坡爸媽收藏!全島50個免費兒童樂園,遛娃聖地大公開!
  • 周華健全新巡演新加坡站來襲!5月14日即將開票
  • 我長大的周華健要來新加坡開演唱會啦!
  • 雅慧為慈善出力 推出創新潮州七道式餐單
  • 劉德華不計前嫌寬恕背叛者 沒偶包接受新戲白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