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三、纳税人警示
合规避险的三大原则
1、主动申报,杜绝侥幸心理
新加坡对免税额度有严格规定:
普通物品境外消费超500新元需缴9%消费税,烟酒产品则无免税优惠。
2024年一名男子因携带超限香烟逃税87.3万新元,不仅货物被没收,5人被捕且面临最高6年监禁。
纳税人需谨记:无论是实体商品还是虚拟服务(如加密货币交易),均需如实申报。
2、合法避税与非法逃税的界限
新加坡允许通过税务减免政策合理节税,例如个人所得税减免(Earned Income Relief)和自雇人士抵扣项目。
然而,类似“99对1”房产交易的“灰色操作”已被明确列为违法。
2024年一对母子因虚假转让1%产权避税被起诉,面临最高2年监禁。
3、保留凭证,防范商业风险
企业应建立合规的财务审计制度,避免现金交易导致的税务漏洞。IRAS对无销售记录或现金流水异常的企业会重点稽查。
个人则需留存消费凭证,例如,2025年一名女子因无法提供海外购物证明,被追加处罚。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四、国际协作与未来趋势
法治品牌的全球效应
新加坡积极参与国际反腐合作,通过信息共享打击跨境犯罪。
例如,在30亿洗钱案中,17名涉案人员放弃18.5亿新元资产,其中15.4亿为跨国金融资产。
这种高效的国际执法能力,不仅维护了本地金融安全,更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全球商业枢纽的声誉。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法治利剑下新加坡的选择:
从38万骗税案到571万商业欺诈,新加坡用重罚与监禁传递明确信号:
任何挑战法治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远超收益的代价。对于企业与个人而言,唯有恪守法律、善用合规政策,才能在新加坡的透明营商环境中立足长远。
正如李光耀所言:“我们绝不成为一个富裕而腐败的国家”。这句话,至今仍是新加坡法治精神的最佳诠释。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IRAS,SPF,联合早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