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全球局勢驟然緊張。在這個節骨眼上,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的一番警告格外引人注目。
他重提上世紀美國“關稅戰”的歷史教訓,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條路的盡頭,從來不是和平,而是災難。”
對新加坡這個國土面積還沒北京朝陽區大、連飲用水都要進口的國家來說,全球動盪無異於滅頂之災。
但令人意外的是,新加坡人自己反倒信心十足。
“如果要有一個國家長期都在為突如其來的災難做準備,那就是新加坡。不會有世界末日,因為我們準備好了。”
從戰略物資儲備到全民防禦訓練,這個城市國家把"居安思危"刻進了骨子裡。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儲水
海水淡化、組屋區雨水收集、全島成水庫
看過世界末日電影的小夥伴都知道,想要苟到大結局,首先要考慮的是有足夠的飲用水。
沒有食物,你可以活3周;但沒有水,你只能活3天。所以,食物和水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也是末日來臨的時候的必備物品。
雖然新加坡的水資源大多靠進口,但以防萬一外界水資源緊缺,新加坡正在做準備讓本土供水。
首先,新加坡有5家以上科技發達,技術先進的海水淡化廠,為新加坡開闢了新的水源。
其次,新加坡政府在全島範圍內大興水利,修建蓄水庫和蓄水池。目前新加坡共有近20個蓄水池和一個在下暴雨時防洪的雨水收集池系統。
最後,新加坡在所有的居民住宅區以及道路兩旁都修建了蓄水平台和管道,可以將雨水收集起來再利用。
一旦遭遇世界末日,你不用出小區就能找到足夠的水源。退一萬步來說,小區斷水,新加坡境內近60%都是集水區,幾乎就是一個巨大的水庫,想要找到水資源再方便不過。
這時,只需要找一個塑料瓶,去掉瓶底,自下向上填充乾淨的木炭細沙小石子,壓實,自製的簡易凈水器就成功了。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囤糧
保質期8個月食品、屋頂就能種菜吃
如果只有水源沒有食物也是不行的,一旦世界末日來臨,糧食就是活下去的保障。
隨便翻開一本末世小說,走訪一位末日準備者,都會告訴你要提前囤積大量的食物,且這些食物必須耐儲存、營養豐富,至於口味什麼的,先活下去最重要。
說到這一點,新加坡很有發言權。不久前的“全面防衛演習”中,就曝光了這樣一份應急食物:
5種保質期長達八個月、無須冷藏或加熱的即食食品,分別是肉醬雞肉義大利面、咖喱雞肉配黃姜飯、番薯南瓜魚粥、甜辣番茄魚配巴斯馬蒂米飯和蔬菜義大利面。
研發人員表示,這些食物即便儲存12個月或更久,仍然可以食用。據說口感也十分不錯~
即便是平時,新加坡也有自己的糧食儲備。
比如新加坡最大零售商職總平價超市,就運營著三座儲備大量糧食的大型配送中心,其中的大米庫存量更是超過三個月。
除了這些儲備糧,新加坡也做好了本地生產糧食的準備,讓你在末日時也能吃上一口新鮮蔬菜~
新加坡很多停車場、購物中心,以及高樓大廈的屋頂都被改造成農場。僅1/3個足球場大小的面積,每天收穫的產量就可能從100公斤到400公斤不等。
還有垂直農場計劃,1800平米的面積,每個月就能出產6噸蔬菜!
以及三層樓高的垂直漁場,養10萬條魚和魚苗不在話下!
有囤糧、有蔬菜、有魚,遇到末日,新加坡人就偷著樂吧。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庇護所
防爆的住宅防空洞、584戶外大型避難所
有吃有喝,填飽肚子,在末日就該考慮如何自保了。這個時候,一個無比堅固的庇護所,就成了所有人的夢。
你的房子,就成了最外層的盔甲。它是你的戰鬥堡壘、安全屋、儲存室,還能為你提供對抗外界危險的信心。
除了國家的避難所,居家才是最好的應對場所。而這一點,新加坡也都準備好了。
自1998年以來,新加坡在所有住宅開發項目的每個家庭單元都建有防空洞。
這些住宅防空洞,一般3-5平方米,配建在廚房、衛生間邊,或者進門處。
防空洞都遵守嚴格的規定,加強了四周牆面的厚度和強度,配備了防護鋼門和通風口,內設電力、網絡、收音機等插座。
按照新加坡政府的預估,這樣的防空洞足以防住爆炸和碎片的襲擊,更不用說末日的怪物和壞人了。
如果家裡人口太多,住宅防空壕擠不下,也可以去新加坡專門建造的公共防空洞避難,配備更豪華!
據統計,新加坡有584個公共防空壕,分別在組屋底層與地底(446個)、中學(60個)、地下地鐵站(54個)、民眾聯絡所(19個)、其他公共建築(7個)。
公共防空洞入口處都有“CD Shelter”字樣的黃色三角形告示牌,走進去就行。
地鐵防空壕一般可容納3000到8000人。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南北線和東西線上的萊佛士坊站,可容納1萬9000人。而地鐵車廂也可以作為延展空間,容納更多避難者。
這些公共防空洞還配備了空氣凈化系統、消毒系統、通訊系統、後備發電機、飲用水艙和乾式廁所系統等,幾乎可以滿足每個人的吃喝拉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訓練
全民服兵役,男人身強體壯好隊友
在末日,你還得有一副強壯的身體!
不奢求你是Super Man,至少得是身強體壯,遇到危險能跑,遇到襲擊可以抵擋。如果是行動敏捷、知識豐富、能夠使用武器,就再好不過了。
這一點,新加坡男人幾乎可以說是平均水平最高的隊友了。
新加坡實行全民皆兵政策,所有的男性都要服現役兩年,然後服預備役15年,每年都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軍訓。讓新加坡男性持續保持著基本的戰力。
即便是遇到末日,小區里的男人們一組團,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護衛隊。國家也能更快組織軍事力量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產電
自產自銷的火力發電廠、遍布全島的太陽能
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住了,接下來就該找組織共抗難關,而還有什麼是比國家更好的隊友嗎?
這個時候,就得時刻關注當局發來的消息,也就是說,得確保有基本的通訊系統。說白了,就是電!
即便是在末日,有電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否則新加坡這麼熱,不得曬成干(開玩笑)。
這個時候,就得靠新加坡自產自銷了。
首先,新加坡有著本土的火力發電廠,可以通過焚燒垃圾等方式,來加強發電廠運作效率,恢復國內供電。未來還打算建核電站……
其次,新加坡有著遍布全島的太陽能發電板,在充足的日光下,能提供的電力也是越來越多。
在兀蘭海濱公園以北的柔佛海峽上,建有新加坡首個大型浮動太陽能光伏系統,擁有超3萬個浮動模塊,用來支撐1萬3312個太陽能板和40個逆變器。每年生產的電力可給1380個四房式組屋單位用一整年。
巴士車頂、住宅區上、學校屋頂、機場等地方,都設有太陽能板。
預計到2030年,新加坡太陽能產電量將能滿足約35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可以說,即便新加坡進口的電斷了,依靠本地的電,也能基本滿足民眾的使用。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藏油
建造深埋地下150米的地下油庫
有吃有喝,有人,有組織,接下來就該合力探索全國了。這個時候,石油就成了急需品。汽車、發電機等,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它。
地大物博的國家,有自己的油田,而新加坡,有著自己的石油儲備。
新加坡在40樓層深(約合150米深)的地下建造了一個巨大的石油儲存庫:裕廊岩洞(Jurong Rock Caverns),這是東南亞第一個地下油庫。
內有五個存儲空間,分別存儲原油、冷凝液、石腦油、瓦斯油等液體。
這五個儲油庫都是長340米、寬20米、高27米,相當於一座九層樓高的建築。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表示,這座儲油庫的存儲量相當於600個奧運規格游泳池,其儲油總量可供新加坡全國人使用1個月。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藏武器
可防10公噸炸藥爆炸的地下軍火庫
不僅如此,新加坡還在萬禮地下建造了軍火庫!
包括多個長100m、寬26m、高13m的儲藏倉庫,由間隔20m的雙車道寬的隧道連接。即便有一個倉庫“意外”爆炸,也不會影響到其他地方。
據說該地下軍火庫經過了十公噸威力的炸藥爆破實驗,證明地下軍火庫的設計完善,有助於制止有害爆炸物衝上地面。
即便末日了,新加坡也能組織起足夠的軍火、能源,來消滅怪物,收復全島。
國防部長張志賢為軍火庫舉行啟用儀式
應對世界末日新加坡存錢
據說高達$1.2萬億可以應對任何危機
世界末日來臨,最不值錢的應該就是錢了。但是,在末日前的準備中,錢恰恰是最值錢的!
而新加坡從李光耀時期開始,就一直在存錢。
新加坡每屆政府任期內的財政盈餘,並不交給下屆政府,而是存入國家儲備金,留待新加坡未來應急時使用。而後人動用儲備金後,須在經濟變好有盈餘時歸還。
到目前存了多少錢我們不得而知,但之前有反對黨成員推測,新加坡國家儲備金總額約$1.2萬億,等於新加坡一年支出的12倍!
新加坡儲備的金條
這麼多年存下來的錢,就是新加坡應對任何突發事件的底氣!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新加坡從國家儲備金撥出165億新幣救市;2019年新冠疫情,新加坡支出了400億新幣防疫……
正如執政黨議員說的那樣,“新加坡沒有其他的天然資源,也沒有廣闊的田地、沒有農作物,所以這個儲備金是唯一能翻身的本錢,是讓新加坡可以恢復、重建國家的財政資源。它其實就是新加坡的護國神山。”
當末日來臨,所有的社會服務都會消失,文明也不復存在,人們只能靠自己。
而在新加坡這個小國家,自1965年8月10日(新加坡獨立)以來,就一直在為災難做準備。當一個國家從灰燼中誕生,依靠一個把你踢出去的國家來獲取食物和水,可以說從第一天起,新加坡就已經在為世界末日做準備了。
60年來,新加坡如履薄冰,它是為今天而備,是為明天而備,更是為未來的危險而備。這種向死而生的新加坡精神,真的愛了~
假如世界迎來末日,通心粉又想到了哪些自救措施呢?快快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