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讓你緊張兮兮? 這幾招能幫你減壓,穩定心情

2025-04-26

新加坡大選正如火如荼進行。

這段時間的你,是否比平日更難以入眠、更容易焦慮,想到選舉結果,就坐立難安?

如果有,那或許你也得了「選舉焦慮」。

所謂的選舉焦慮,並非正式的疾病,但近年國外有研究顯示,越來越多人在競爭激烈的選舉期間,出現了高度緊張,以及倍感壓力的狀況。

這種源於選舉的壓力,甚至影響到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美國心理學會針對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相關研究就發現,有多達77%的美國成年人認為,選舉是他們生活中的壓力來源,比2020年的68%及2016年的52%高出不少。

根據分析,至少有三大因素,導致人們容易在大選期間出現選舉焦慮。

首先是選舉的不確定性,這會讓我們的大腦處於一種「以為正在面對危險」的反應。

其次,人們傾向過度關注負面信息。大選期間,容易出現各種分歧,「負面偏見」可能使人們把注意力都放在負面信息上,加劇緊張感。

接著是「確認偏誤」,人們傾向於尋找能支持既有觀點的信息,當我們在尋找這些信息時,有可能陷入焦慮的迴圈。

現代社會的選舉,容易導致人們出現焦慮。(聯合早報示意圖)那麼,「選舉焦慮」該如何緩解?

以下是彙整多組專家建議,最常見的五大貼士:

一、不是不能看,但要適可而止選舉期間,新聞源源不絕,沉迷刷社交媒體或新聞平台,可能會加劇焦慮狀況。

專家指出,適度攝取相關信息,對減輕選舉焦慮有所幫助。

若發現自己不停刷新聞或社媒,可讓自己先緩一緩,試著只在固定時間獲取相關內容,並儘可能避免在睡前這麼做。

同時,也應儘量選擇客觀平衡,以事實為基礎的新聞來源,而非聳人聽聞的內容。

如果過度攝取大選消息讓自己出現了焦慮,可考慮減少接觸相關內容的時間。(聯合早報)二、無法控制選舉結果,那就專注自己能掌控的事人們出現選舉焦慮的來源之一,是選舉的不確定性。

每個人手中只有一票,所有人也都只能在開票時才能得知確切結果,簡而言之,「想太多」也無濟於事,不如專注於自己更能掌控的事,像是維持規律的生活和好好工作。

此外,一些醫生也建議,事先為接下來如何投票,包括幾點出發到投票所,以及把票投給誰這類個人較能掌控的事,亦能有效減輕對選舉結果「無能為力」而產生的焦慮。

三、多做讓自己有興趣的事平日對身心健康有幫助的活動,在大選期間更要持續。

像是出門走走,到戶外踏青,讓自己遠離塵囂,對從選舉的緊張情緒中抽離很有幫助。

人們也可以多多進行讓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例如運動、和家人朋友聚餐,出門逛街玩耍等,讓緊張心情得到舒緩。

儘量保持規律生活,有助於緩解選舉焦慮。(聯合早報)四、好好照顧身體養精蓄銳,才有辦法應對精神壓力。

專家指出,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息息相關,吃好、睡好,保持身心活躍,能緩解焦慮。

一旦身體狀況良好,我們的大腦就能更好地應付壓力。

這也就回到了第一點。大選期間,各類報道和信息鋪天蓋地,有的人甚至選擇熬夜追新聞,但競選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長此以往,很容易拖垮身體。

本屆大選,群眾大會最晚在晚上10點就必須結束,在這之後,花點時間瀏覽相關新聞,看點精彩片段無可厚非,但也要適可而止,到點就該上床睡覺啦!

大選塵埃落定以後,日子還是得過,放寬心,平靜地接受任何選舉結果,這也是生活在民主社會中,很重要的素養。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冀壯大閱讀文化 八書店聯手推出一站式網上平台
  • 兀蘭醫療園新設兩專科診所 惠及北部35萬名婦幼
  • 明年小一新生報名活動 7月1日起分階段進行
  • 達邁和光洋小學將在2029年 分別搬遷到淡濱尼北和坎貝拉東
  • 全國交通工友聯合會推出流動咖啡車 感謝交通工友的付出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