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高自己、貶低對手。
這個「賣膏藥配方」,少不了以下成分: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mibextid=wwXIfr&v=1182884136378520&rdid=1UJRSMVIeYevFrWY
總之,一定要攻擊指數大、破壞能力強、革命情緒高。
然而,紅螞蟻在4月24日人民行動黨的第一場群眾大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現象——六名行動黨候選人有五人都沿用上述配方,唯獨黃循財總理不走同樣的路。
是競選群眾大會,還是國慶群眾大會?
他先從世界動盪局勢開啟,帶出執政黨並非在散布恐慌(fear-mongering),然後說明美國關稅政策對新加坡經濟和本區域的具體影響。
接著,他肯定新加坡有一個好政府,也有緊密協作的第四代(4G)團隊,依次表揚了顏金勇、陳振聲、王乙康和陳詩龍;感謝引退的王瑞傑、張志賢和黃永宏;再提及5G團隊的培養,點評梁振偉、迪內希、王詩佳和賽義德哈倫。
最後,黃總理解釋了行動黨競選綱領內容,以及政府政策如何環環相扣,並介紹參加本屆大選的五大反對黨——工人黨、紅點同心黨、前進黨、民主黨、國民團結黨。最後才賣賣膏藥,重申行動黨過去60年的貢獻與成就。
不難看出,黃總理的演講架構更貼近「國慶群眾大會」,重點都放在解釋政府為人民做了什麼,為何無法實施某些政策,還可以再為人民做些什麼。
反觀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同場群眾大會為傅麗珊站台拉票時,幾乎每隔一句就是:對手民主黨徐順全博士做了什麼……我們做了什麼……徐博士說了什麼……徐博士真實的目的是北方戰略,是政治計算,卻沒有勇氣向選民坦白交代。
https://www.facebook.com/MothershipSG/videos/29166360826343345
這種「戰鬥型」演講架構,才符合我們對群眾大會激情演講的認知。
黃循財總理的「非攻擊型」作風,符合他一貫提倡的包容與接納精神。他演講時,由始至終語氣溫和,沒有攻擊任何政黨或候選人,而是中肯地對選民說:
「選擇你相信能夠更好地服務你、你的家人、你的選區和你的國家的候選人。請記住,大選過後、塵埃落定後、真正的競爭不是行動黨對壘反對黨,而是新加坡對壘全世界、是小紅點對壘一個充滿危險與動盪的世界。一定會有很多外界勢力將我們的人民往不同方向拉扯。」
這種「完成大我」的精神,能不能被情緒容易受挑動的選民平心靜氣聽進去?
當普羅大眾更關乎「小我」利益,或只能看見「小我」格局時,這種「非攻擊型」作風能不能鼓舞士氣、轉化為更多選票,再過一個星期答案就能揭曉。
兩劍同台,三劍聯合這一回,黃總理也首次公開提到他的團隊中的兩位成員——陳振聲和王乙康,強調他們是執政團隊中的關鍵成員。
從宣布4G團隊在2022年推選黃循財當領頭羊的記者會、2024年黃循財接棒總理宣布新內閣的記者會,黃循財都沒有副手在旁。
這和當年王瑞傑被推選為同儕之首不一樣。當時,宣布王瑞傑任人民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長時,他身邊是第二助理秘書長陳振聲。
在提名日當天的行動黨記者會,陳振聲坐在秘書長的左邊。
這個舉動,在大選首晚群眾大會中展現,應該不是偶然的。它讓人看到三人聯劍,也猜測黃總理和他們兩人都贏得大選,長遠來說,兩位部長在內閣中還會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