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理顏金勇表示,已同美方洽談,探討通過「創意方案」減緩關稅對本地企業和員工的影響。
也是我國貿工部長的顏金勇昨天(27日)在榜鵝綜合社區中心(One Punggol)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他早前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通過電話後,美方表示10%的關稅並沒有商榷的餘地,但是由於兩國想來享有友好和互信關係,因此可進一步磋商,通過創意方案緩解對本地經濟的衝擊。
他提到的創意方案包括針對我國出口到美國的醫藥產品施予特定的稅率,他指出,這方面的例外對我國出口很重要,因為醫藥產品占我國出口超過一成。他說:「藥品的出口對新加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藥品的出口量,到美國的總出口量占超過10%,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量。」
另外,針對發展數碼科技至關重要的高端人工智慧晶片,他說,美方對這些晶片的整體出口表示關注,而並非只是在我國。
「因此我也向美方解釋我國在出口晶片方面的嚴格管控,也不會容忍任何公司利用新加坡來破壞美國在這方面的出口管制,而這一點獲得美方的信任。」
不過,他指出兩國之間的討論仍處於初步階段,有待不同層級的官員進行協商,要評估這些方案對我國經濟前景是否產生正面影響還言之過早。
小國可靈活應對 化危機為契機
顏金勇說,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可更靈活地應對關稅問題,將這場危機化為契機。
他也透露,新成立的新加坡經濟韌性小組將先從三個方面探討應對策略,了解哪些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受到衝擊的性質又是什麼,又會面對怎麼樣的挑戰。
「這個小組需要繼續探討,我們會及時提出更多的幫助,確保我們的國人能夠得到足夠的幫助。第二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探討通過哪些配套,加強或擴大幫助企業的需要,這包括工人所面對的問題,因為一些企業受到影響,可能會開始放緩他們的雇用員工的步伐,甚至可能裁員。」
他也將這場危機比喻成一場風暴,指出這跟冠病疫情不同,我國不能夠按照過去的模式來思考如何讓企業繼續發展,而是需要做比較長遠的考量,考量如何幫企業轉型,開拓新的市場和產品,來應付這樣一個基本上結構性的轉變。
顏金勇也表示,同美方早前就約定好討論關稅事宜,因此暫停了競選活動,他為此向榜鵝集選區居民表示歉意。問及關稅問題會否影響選民的心意,他說:「對我而言,我必須專注於為新加坡做正確的事情,然後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選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