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動黨政府要把新加坡淪為「乞丐國度」!
昨晚,在競選群眾大會上,人民力量黨老大、秘書長吳明盛說,政府給人民發消費稅補助現金券,會讓人民養成依賴文化。
他說,政府承諾,每年要給(中低收入家庭)發放消費稅補助現金券,但是,「我們可不是乞丐!」
他說,當然,新加坡人都喜歡政府發錢,但是,這不能是我們國民應有的價值觀。
(政務部長、榜鵝集選區候選人孫雪玲的
感人講話在網絡上瘋傳)
吳明盛解釋說,「新加坡是由勤勞的人民建立起來的,我們不指望免費的午餐。」
現在,這種正能量的勤勞文化和思維,被政府淪為「每年都指望政府發放消費稅補助現金券」的心態,而且還影響了下一代。
吳明盛大聲問:「未來五年,你要這樣的政府嗎?」
他坦言,說真話很難,因為只要他站出來反對發放消費稅補助現金券,人們肯定對他喝倒彩。
不過,他還是苦口婆心跟大家說,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不符合財政紀律的原則。
吳明盛說,財政紀律要求:不能過高徵稅,然後把錢退給大家,還指望大家喊你「上帝」,對你感恩戴德。
他比喻,這就像我搶了你的錢,把錢還你,你還叫我一聲「爹」!
三黨元老
吳明盛率領四人團隊競選淡濱尼集選區議席。此地出現四角戰,為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工人黨、國民團結黨、人民力量黨。按新加坡法律,在大選當中,每個候選人須提供1萬3500新元按櫃金。如果得票率低於12.5%,按櫃金就會被沒收。
(吳明盛與支持者握手。圖源:PPP)
吳明盛是沙場老將,三黨元老,幾乎每一次大選,就換個政黨。
2006年,36歲的吳明盛初出茅廬,以工人黨候選人身份,在阿裕尼集選區參選,以43.9%得票率敗於外長楊榮文率領的團隊。同年,他退出工人黨,加入國民團結黨,成為黨魁。
2011年大選,他以國民團結黨候選人身份在淡濱尼集選區參選,以42.78%得票率落選。同年,退出國民團結黨,並協助陳欽亮競選總統。陳欽亮以4.91%得票率落選。
(人民力量黨4月25日群眾大會。圖源:PPP)
2015年7月,吳明盛成立人民力量黨,成為黨魁。他說,「人民力量黨」強調五權分立,概念衍生於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同年,他以人民力量黨候選人身份,在蔡厝港集選區參選,以23.11%得票率敗於顏金勇團隊。
2020年,他在麥波申單選區競選,以28.26%得票率敗於陳佩玲。他說,競選需要費用,他2011年為了參選甚至把組屋賣了。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大選。
2025年,55歲的吳明盛率隊再度出征淡濱尼集選區。
【關於消費稅補貼現金券,將在文末科普】
婚外情、洗錢、貪污
行動黨素質大不如前
「婚外情,洗錢案,部長貪污案等等,這些醜聞和失誤說明人民行動黨素質大不如前!」
(徐順全4月29日講話。圖源:CSJ FB)
在昨天的午間群眾大會上,新加坡民Z黨黨魁徐順全說,人民行動黨第一代部長有才華、有魄力,而目前的這一代部長則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他說,2023年爆出國會議長陳川仁、議員鍾麗慧婚外情之前,其實總理李顯龍在2020年早已知道,但是「沒有採取行動,對公眾隱瞞了整整三年」。
徐順全質疑,黃循財政府是否會「坦誠、公開、透明」。
他也以易華仁貪污案為例,說行動黨部長素質下降。原交通部長易華仁因收取高達40萬新元的貴重禮品,去年10月被判入獄一年。
徐順全還舉了、為例,說新加坡現在成了全世界的「自動洗衣店」,這些都是人民行動黨政府的失誤。
他說,這一切都說明人民行動黨並沒有自稱的出類拔萃,既然自己不是這麼出類拔萃,為何要求出類拔萃的薪水?更重要的,必須接受國會裡有反對黨議員,把新加坡治理得更好。
在群眾大會結束之後,徐順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人民行動黨靠的是人們的恐懼心理——如果採用民Z黨的建議,就會出現裁員,如果你投票給反對黨,就不會有好部長。實際上,即便丟失一些國會議席,人民行動黨仍能執政。」
(民Z黨支持者高舉牌子「人民行動黨是騙子」。圖源:Jack趙敏)
民Z黨候選人、傳染病專家淡馬爾教授說,其實,政府採納了民Z黨的一些政策建議,包括取消學生分流,但是,「我們不在國會裡,我們只能看著自己的政策被人抄襲或竄改。」
房價高 買房難
在義順集選區競選的「紅點同心黨」,黨主席符明俊博士說,年輕的新加坡人要買房,但是,二手轉售市場房價飆升,根本買不起。
他說,如果年輕人買不起房,就會選擇離開新加坡。
應對生活成本上升,紅點同心黨認為,應該把消費稅從9%降至7%。
(候選人走訪選民。圖源:紅點同心黨)
日前,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回應9%消費稅課題時給了比喻,我們拿走你一隻雞翅膀(9%消費稅),卻給了你一整隻雞(消費稅補助現金券)。
符明俊博士說,政府給的援助並不夠,「究竟給的是一整隻雞?還是一整隻鴿子
消費稅到底幫了誰
我們現在來看看,消費稅到底幫了誰。
首先要確認的是,政府不掙錢,政府只花錢;掙錢的是企業和老百姓,正是因為他們納稅,才有財政收入。新加坡政府的意思是,由於社會老齡化,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必須提高稅收,所以從消費稅下手。即便不從消費稅下手,也得從其他稅種下手,例如企業稅、個稅等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那麼,為何選擇從消費稅下手?政府的解釋是,低收入家庭與高收入家庭的消費習慣不一樣,後者的消費集中在高額項目,花錢多,納稅就多。所以,消費稅能幫助低收入家庭。
(著名的烏節希爾頓酒店雞飯。圖源:希爾頓酒店)
給個例子,同樣是吃雞飯,富人到烏節希爾頓酒店吃雞飯,一個套餐就25新元,比普通老百姓到小販中心和鄰里咖啡店吃雞飯,要高得很多。富人到米其林餐廳喝咖啡,比普通人在鄰里商場喝咖啡,富人交的消費稅要高得多。所以,同類的消費,因為不同檔次,富人交的稅就高。從財富重新分配的角度看,富人的消費稅,不征白不征。
政府今年給予低收入個人(年收入不超過3萬4000新元,等於每月2834新元)高達850新元的消費稅補貼現金券。按消費稅9%稅額,這筆補助可以抵銷9444新元的消費。分擔到每個月,就是787新元。也就是說,每個月有787新元的消費是抵消掉的。如果你每月收入2834新元,能抵消787新元消費的消費稅,應該還是相當可以的。
至於高收入家庭,並不享受政府補助,等於他們間接津貼了低收入家庭。
另一個例子是公立學校的學費,以及低收入人士在公立醫院和診所的醫藥費,這些消費稅都由政府承擔。而私校、私人醫院的消費必須交消費稅。後者都是外國人、富人在使用。所以,仍然是在用外國人、富人的稅收來補貼公民、PR和低收入家庭。
所以,在前天的浮爾頓午間群眾大會上,總理黃循財才說,。
為何不對基本生活品豁免消費稅
有人問,既然要幫助中低收入家庭,為何不直接對基本生活品豁免消費稅?
政府的解釋是,如果豁免基本生活用品的消費稅,那麼貧富階層就一律豁免了,起不到幫助低收入者的作用。
而且,什麼是「基本生活用品」?也很不容易界定。例如:牛肉單價差別很大,是不是普通牛肉屬於基本生活用品,神戶牛肉屬於非基本用品?例如家具,是否紅木家具就不屬於基本生活用品?界限具體要劃在哪裡?
即便能夠界定,在實踐中也會增加行政成本。那麼,還不如一概徵稅,然後用現金券的方式,補貼低收入家庭。
稅收的其中一個功能本來就是合理地重新分配財富,既要維持高收入者追求財富的動力,也要讓社會維持和諧穩定。
ABC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新加坡眼、臉書、希爾頓酒店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