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提名中心部署。(取自新加坡警察部隊臉書)
全天候值勤
隨著選舉令狀在4月15日頒布,從提名日(4月23日)到投票日(5月3日),為期9天的競選期里,206名候選人將爭奪32個選區的92個席位,51個場地提供給候選人舉行群眾大會。
如何讓275萬8095名合格選民順利投下手中這一票,背後離不開新加坡警察部隊的嚴密部署與全力配合。
為應付本屆大選,新加坡警察部隊早在一年前便開始籌備工作,這次動員超過8000名戰備警員到不同崗位站崗,確保所有活動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不管是在提名處,群眾大會,投票處,還是開票場所,警方的身影無處不在,確保各個場所的治安與安全措施到位。
行動裝備的準備
警察後勤局的行政與後勤支援部門負責為警員提供必要的補給和行動裝備,例如手銬、警棍、防彈背心和手電筒,確保各項任務能夠順利執行。選舉期間,這項工作顯得格外繁重,不僅因為前線部署大幅增加,還因為需要為動員的後備警員提供額外支援。
因此,必須提前採購充足的警用裝備,確保所有物資狀態良好、分配到位,以支持警隊在關鍵時期的高效運作。
行動裝備陸續運送至各警區。(新加坡警察部隊)
行政與後勤支援部門的警員正在檢查分發給各單位的手電筒,確保物資狀況良好、運作正常。(新加坡警察部隊)
清點手銬庫存、檢查可伸縮警棍的狀態,都是行政與後勤支援部門的裝備管理流程的一部分。(新加坡警察部隊)物色群眾大會場地
副警監David Ou 在指定為提名中心的學校,與同事和學校工作人員一起檢查現場準備工作。(新加坡警察部隊)
以物色群眾大會場地為例,勿洛警署署長王興順高級助理警察總監王興順說,在選址和策劃時,警方的首要考量是公眾安全。
「例如,警方必須考慮到場地是否能容納大批公眾、周圍的居民是否會受影響等,我們必須有周全的考量,儘量減少對周遭環境的影響,在策劃時則會考慮場地基礎設施,例如出入口等,以確保大會安全進行。」
王興順說,本屆大選的群眾大會場地包括學校操場,警方會提前跟校方協商,探討進入校園展開布置的最佳時段,並在群眾大會結束後拆除增設的欄杆等,讓學校隔天如常運作。
警察選舉准證辦事處
警察選舉准證辦事處的警員會在提名日前接受准證申請流程的培訓。(新加坡警察部隊)
為確保群眾大會順利舉行,警察選舉准證辦事處每日都在緊鑼密鼓地處理來自各個政黨的申請。
辦事處行動副主管(規劃)、助理警監Ho Shinq Chyuan表示,除了審查、處理和簽發與選舉相關的警察准證外,團隊也積極與公眾和申請人溝通,解答疑問,並提供必要的協助,以確保與選舉局等相關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順暢無阻。
負責處理廣播車申請的篩查官Saravanan Baba指出,篩查程序一絲不苟,所有通過警察電子服務平台提交的申請都必須經過詳細審查。
「我們也會與其他政府機構密切配合,因為他們的專業意見在准證審批過程中起到關鍵左右。」
負責為廣播車辦理選舉准證的篩查官員Saravanan Baba。(新加坡警察部隊)群眾大會當天
由於競選群眾大會的場地往往在前一天才對外公布,警察部隊的後勤單位——警需局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展開協調與部署,高效完成每一個場地的安全布置工作。
警需局警需行動主管(策劃)陳孩榮助理警監告訴《聯合早報》說,警需局的任務是到群眾大會場地設置基本設施,如指揮站、增設欄杆和發動機等。
「不同警署會先制定相關計劃,我們實地勘察,了解可能出現的問題,然後提出建議。」
助理警監Fabian Tan在群眾大會與承包商討論布置要求,確保現場設施符合部署的需要。(新加坡警察部隊)
除了提前完成布置,陳孩榮和團隊也會依據隔天是否有群眾大會等因素,評估是否要將場地還原。
「以學校操場為例,我們可能須要拆除一些欄杆,讓校方隔天進行日常活動。」
群眾大會當天,警方在現場肩負著維持秩序與安全的重任,工作內容涵蓋人流管控、交通管理,以及與主辦政黨的協調,確保大會順利、安全進行。
例如在工人黨舉辦的幾場大型群眾大會上,由於到場人數遠超預期,曾一度導致周邊交通擁堵或臨時封閉。
對此,警方特別開設了網站平台,供公眾實時查看各場群眾大會的人流狀況、道路封閉信息及可替代的交通路線,協助民眾更好規劃出行,避免不必要的混亂。
全國大選是一場舉國關注的重要民主進程,而在台前候選人熱烈拉票的同時,幕後也有一支同樣繁忙而關鍵的隊伍在默默付出。
無論是從布置群眾大會場地、發放裝備物資,到審批選舉准證與維持現場秩序,新加坡警察部隊各個單位分工協作通力配合,只為確保整個選舉過程安全、有序、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