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搬進新辦公室時,結識了一位勤勞大姐。我每次晚上加班時,都見到她仍在旁邊的公司默默掃地拖地,忙裡忙外,分外勤快。我偶然動了念,也請她來我辦公室兼職打掃。
閒談中得知她是本地人,我有些訝異地問:「怎麼還要兼職打零工?」她坦言:「因為我老公一分錢都不給我。」我一時愣住,以為她說笑,畢竟家中主婦,理應獲得丈夫的體貼與支持。可她神情嚴肅地說:「真的,除了買菜買米的錢,連十塊零花錢都不肯給。」
她語氣平淡,但那份隱忍與心酸,卻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不久後,我做了一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發問:「有多少男人會給太太零花錢?」評論區頓時炸鍋。
有人說:「我老公也是一分錢不給,我自己做工,不然連旅行都沒辦法。」
也有人回應:「這問題很普遍,很多家庭都這樣。」
甚至有男士反問:「我太太賺得比我多,為什麼要我給她?」
家庭溫度,從一張鈔票開始
法律或許無法規定一個丈夫應給妻子多少零用錢,但愛,是一種甘願,是一種捨得。
《紅樓夢》中賈母憐惜林黛玉,特意派人接她入府,又常常私下送她零花錢。那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心意的流動,是「我記得你、惦念你」的溫柔。
倘若你連十塊錢都不捨得給你的伴侶,那你對她的情意,又從何談起?
愛,是不計較的心意
愛,不一定要山盟海誓,有時,只是一句:「你別擔心,這點我來。」
你愛孩子,看她眼饞某樣小吃,即便荷包羞澀,也願意傾囊相贈;你若真的愛妻子,為何收入尚可,卻一毛不拔?
相對的,不愛未必是惡言相向,有時不過是「你吃多了兩口咕嚕肉,AA時記得多付一塊多。」
這樣的「斤斤計較」,在感情里,是最鋒利的刀。如此錙銖必較,哪來的溫度?又哪來的情誼?
愛,不是施捨,而是尊重
零花錢,不是施捨,更不是「誰養誰」的問題,而是「我願意」的體現。
就像莊子所言:「大德不踰閑,大禮不辭小讓。」真正的愛,從不計較得失,也不吝嗇付出。
給太太零花錢,不是一個數目的問題,而是一份尊重、一種體貼,是「你值得」三個字的生活演繹。
你,捨得嗎?
我們常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可很多人只想「得」,不願「舍」。不捨得時間,不捨得金錢,不捨得心力,最後也得不到真正的感情與理解。
所以,我想再問一次——你給太太零花錢嗎?
不為了義務,不為了比較,只為了心底那份柔軟的「願意」。
請點擊《城市呼吸》系列報道,閱讀更多文章。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