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關稅陰霾下,新加坡大選落幕。人民行動黨以65.57%總得票率蟬聯執政,扭轉首戰得票率下滑趨勢,87席獲勝;工人黨維持10席。黃循財感謝選民委託,行動黨成功抵禦反對黨擴張。
1. 大選關鍵數據
在5月4日揭曉的新加坡全國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在總理黃循財首次掛帥下,以65.57%的總得票率成功蟬聯執政,這一得票率較2020年大選高出4.33個百分點,徹底扭轉了新加坡前兩任總理首次領導大選時得票率下滑的局面。
在1991年和2006年,前兩任總理吳作棟、李顯龍首次掛帥大選時,行動黨總得票率分別從前一屆的63.2%降至61% ,以及下滑超八個百分點至66.6%。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關稅陰霾籠罩的背景下,行動黨有三個選區得票率突破八成,分別為丹戎巴葛集選區、裕廊中單選區和女皇鎮單選區,這也是自2001年以來,行動黨首次有選區達到如此高的得票比例。
來源:聯合早報
本屆大選共97個議席,行動黨贏得87席,工人黨則維持10個議席。
2. 總理致謝
黃循財總理於5月4日凌晨3時舉行的記者會上,著重強調了本次大選在全球嚴峻局勢下的重大意義。
來源:聯合早報
他衷心感謝選民給予其團隊「明確且有力的委託」,並表示這將讓新加坡在動盪的國際環境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黃總理稱:「這是一種明確的信號,表明你們對政府充滿信任、穩定與信心。新加坡人也可以從中汲取力量,滿懷信心地展望我們的未來。」
黃循財自去年5月15日上任,此次大選正值其任職將近一年之際。
3. 選情激烈
本屆大選堪稱1963年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屆,共有來自11個政黨及無黨籍的211人參選。
除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無對手當選外,其餘32個選區的92個議席均有反對黨參與角逐,其中五個選區出現多角戰,淡濱尼集選區更是出現全國大選首個四角戰。
面對工人黨在榜鵝集選區、淡濱尼集選區和惹蘭加由區的強力進攻,行動黨成功守住陣地。
儘管榜鵝集選區得票率為55.17%,淡濱尼集選區和惹蘭加由區分別僅獲得52.02%和51.47%選票(其中惹蘭加由以2.94個百分點、800多票的微弱優勢獲勝),但行動黨依然成功抵禦了反對黨近年來的擴張勢頭。
反觀工人黨,在其傳統優勢選區盛港集選區、阿裕尼集選區和後港區,得票率略有提升或大致保持,分別為56.31%、59.68%和62.17%。
參考資料:
1. 行動黨蟬聯執政 得票率增至65.57%, 聯合早報.
小坡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