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加坡税改来袭,GTP计划面临挑战,企业该如何探寻应对之策?

5小时前     静姝     2016

全球贸易商计划(Global Trader Programme, GTP)是新加坡政府为吸引高附加值国际贸易活动而推出的专项税收激励计划。通过提供为期五年的阶梯式优惠税率(5%、10%或15%),GTP旨在将新加坡打造为全球大宗商品及衍生品交易的枢纽,同时推动金融、物流、仲裁等关联产业的发展。该计划特别针对已具备国际网络的出海企业,通过税收优惠与战略资源支持,助力其在新加坡建立区域总部或核心贸易节点。

GTP政策核心优势,不止是税率优惠!

2025年新加坡税改来袭,GTP计划面临挑战,企业该如何探寻应对之策?

超低税率,全球竞争力拉满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的标准税率为17%,然而,对于符合条件的GTP(全球贸易商计划)企业而言,其特定交易收入(涵盖实物交易、衍生品交易以及商品融资等核心业务领域)可享受仅15%的优惠税率。

将GTP税率与其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例如香港的利得税税率为16.5%,GTP在税率方面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优势。不仅如此,新加坡还拥有高度稳定且成熟的法治环境,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一系列优势使得GTP成为众多企业布局亚太地区业务时的理想选择。

覆蓋全产业链,业务范围广泛

政策支持的交易品类包括:

能源与化工(如石油、天然气)

农产品与大宗商品(如谷物、棕榈油)

工业材料与电子产品(如半导体、机械组件)

结构性商品融资(如供应链金融、库存质押融资)。

长期稳定性与延展性

GTP(全球贸易商计划)的资格认证初始时长设定为5年,若企业在资质审核中达到相应标准,便拥有申请续期的资格。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出台了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RIC)政策,当企业在绿色转型、数字化等关键领域进行投资时,能够额外获得高达50%的税收返还,这一举措有效助力企业进一步削减运营的综合成本。

2025年税改对GTP的影响,挑战与应对

2025年1月起,新加坡将对全球年营收超7.5亿欧元的跨国企业实施15%最低有效税率(MTT),通过新加坡国内补足税(DTT)确保企业实际税负达标。这一政策与GTP的优惠税率形成潜在冲突,但新加坡政府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政策协同:

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RIC)

企业投资绿色技术、数字化升级、研发等领域,可获得高达50%的税收抵免,未使用部分可现金返还。

实际效果:GTP企业通过RIC抵消税负后,综合税率可能低于15%,突破MTT限制。

分层税率设计

GTP的15%优惠税率与MTT的15%基准持平,但中小企业(年营收低于7.5亿欧元)仍可享受GTP原有优势,不受MTT影响。

区域总部激励

结合新加坡“区域总部计划(RHQ)”,企业可将战略管理、风控等职能落地新加坡,适用更低税率(如RHQ的15%或IHQ的10%)。

谁适合申请GTP?

行业匹配:能源、大宗商品、高端制造、跨境供应链企业。

阶段匹配:计划设立亚太总部、需优化全球税负的中大型跨国企业。

战略匹配:重视长期稳定性、希望借力新加坡金融与物流生态的企业。

如何申请GTP?关键步骤与避坑指南

资质预审及商业计划书准备

企业若想在新加坡开展业务,需向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呈交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该计划书应着重阐述企业将如何为本地经济注入活力、制定具体的雇佣规划以及明确长期发展战略方向。

数据准备与透明化

在申请过程中,提前对企业的交易流水和税务记录进行系统梳理至关重要。这不仅能确保数据清晰准确,还能实现数据的全程可追溯,为资质预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寻求专业服务支持

由于资质预审涉及复杂的财务核算与合规审查环节,企业可寻求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例如,彦德国际新加坡本地专业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从申请准备到最终获批的全流程服务,助力企业顺利通过资质预审。

持续合规与续期管理

成功获得资质后,企业仍需保持高度合规性。每年需按时提交审计报告,以证明企业在本地支出、雇佣等方面均符合相关要求。若企业未能达到标准,可能面临资质被取消的风险。因此,建议企业设立专门的内部合规团队,定期对企业的合规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企业始终符合新加坡的相关规定。

2025年新加坡税改来袭,GTP计划面临挑战,企业该如何探寻应对之策?

2025年新加坡税改来袭,GTP计划面临挑战,企业该如何探寻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