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分析報道指出,希盟成員黨的基層黨員近期在數項課題中,通過社交媒體或發表評論公開交鋒,其中涉及的事項包括議席分配、是否依然由安華領導選戰,及使用希望聯盟標誌上陣等。
馬來西亞新崛起的政黨大馬民主聯合陣線(MUDA)宣布將在本屆州選中上陣,這個以年輕人為主的政黨為希盟三黨帶來壓力,然而在本周一,四黨領袖在啟動聯合選舉機制上展現了統一戰線。
根據安華在活動上的發言,他敦促希盟成員黨基層放下成見,「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向前看爭取每一張選票。」
受訪政治觀察人士不認為柔佛州選將能使大馬政治回歸穩定,然而對希盟來說,柔州選的結果更加有意義,因為這將關乎74歲的安華繼續領導希盟的威信。
馬來西亞著名政治評論員威爾斯(Bridget Welsh)直言,如果希盟內訌持續,安華的地位將被削弱,柔佛可能是安華的「最後一站」。
安華一直被視為是馬來西亞在野黨的橋樑,將各在野黨互相聯合,以迎戰由巫統強勢領導的老牌執政聯盟國民陣線。
安華過去一直擁有「遭遇政治迫害者」的光環,同時也是大馬「烈火莫熄」民主改革運動的發起人。如今,安華被人抨擊壓制黨內的新血上位,而安華的固執是導致希盟分裂的導火線。安華指此次使用本身政黨標誌,而不是希盟標誌競選是附順黨意,但外界解讀為公正黨再一次展現本身的傲慢。
政評人員:安華專注黨內鬥爭 威爾斯表示,柔佛州選反映了安華不再是在野黨的橋樑,反而是是一條分界線。
「在希盟政府垮台後,經歷黨內分裂的安華目前只看見黨內的敵人,失去了對改革議程的專注,進而令希盟分崩離析。」
儘管如此,人民公正黨加央國會議員諾阿敏表示,在發生黨分裂後,公正黨仍然在「療傷」,然而公正黨問題遭到希盟內部的既得利益集團放大,這些人企圖將安華趕下政治舞台。
莫納斯大學政治學者詹運豪博士受訪時則說,希盟內部對2020年的垮台過於執著,公正黨急於向選民證明本身是希盟中的老大哥,但對許多人來說,由巫統強勢領導的國陣,相對而言更加穩定。
他認為,公正黨在未來舉行的全國大選中是否繼續孤軍作戰,請取決於柔佛州選的成績。
「柔佛州的選舉將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台,可以檢驗共正當決定是否正確,並進一步影響全國大選的形勢。」
觀察家認為,前首相納吉(najib Razak)是促成柔佛州選的幕後推手,一旦投票結果令人鼓舞,納吉將力爭回歸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