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給王瑞傑的謝函中,黃總理說,王瑞傑長達40餘年的職業生涯皆奉獻於公共服務,曾任警察、貿工部常任秘書與金管局局長,2011年步入政壇後先後出任教育部長、財政部長、副總理,並領導未來經濟理事會和國家研究基金會。
總理說,在教育部,王瑞傑提出「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的理念,推動廢除中學排名、試行科目編班,最終取消中學分流制。主導技能創前程(SkillsFuture)終身學習計劃,擴展本地高等教育途徑。
在財政部,他穩健管理國家財力,推行消費稅調漲、設立保障配套,並在冠病疫情中先後推出五個預算案,穩定民生與經濟。他也推動產業轉型藍圖(ITM),帶動經濟結構升級,並強化新加坡作為科技與創新樞紐的地位。
黃循財提到,王瑞傑在東海岸集選區積極推動「東海岸對話」,構建更具社區參與感的環境;他也帶領「我們的對話」(Our Singapore Conversation)及「新加坡一起來」運動,深化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合作關係。
「你始終以『服務人民』為本,2018年你獲團隊一致推舉為第四代領導班子領軍人物,後因疫情推遲接班計劃,你毅然決定讓賢,展現大局為重的精神。」
黃循財表示,雖然與王瑞傑並肩作戰的時間不長,但他一直是值得信賴的戰友和朋友,為國家所作的貢獻將長留人民心中。
感謝張志賢一生為國奉獻黃循財在寫給張志賢的謝函中則指出,張志賢一生為國奉獻,長達53年的公共服務生涯始於1972年,當時他加入海軍,最終以海軍總長身份退役,並於1992年轉戰政壇。
張志賢曾擔任國防部長、內政部長、副總理、內閣資政,以及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在任內,他推動武裝部隊邁向「第三代」現代化,擴大人道援助與維和任務;也加強本地內安系統,並推動設立網絡安全局。擔任教育部長時,他主導中小學課程改革、推動小學校單班制,提升學生全面發展。
他也曾擔任新中雙邊合作聯合理事會新方主席,促成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新中領導論壇及社會治理論壇。此外,他主導新印之間三項重要協議談判,包括飛行情報區、引渡條約與防務合作協定,解決了多年來的雙邊難題。
黃循財寫道,張志賢在冠病疫情期間領導外籍宿舍疫情應對行動,展現冷靜沉著的領導風範,也在社區維繫居民凝聚力。
「他在白沙—榜鵝集選區紮根30多年,深受居民愛戴,是團隊的穩定支柱,也是年輕議員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