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原產地證COO
原產地證書的核心作用
作為商品"國籍證明"的法定文件,該證書直接決定能否適用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優惠條款。
新美自貿協定(USSFTA)核心機制
根據該協定,符合原產地標準的產品可享受關稅減免。獨特之處在於:
允許企業採用"自主聲明"(Self-Certification)方式替代傳統官方認證
合規聲明主體包括:
出口商
生產商
進口商
(需充分掌握產品生產工藝)
2. 新加坡COO的類型
非優惠原產地證書(Non-Preferential COO)
用於一般貿易,不享受關稅優惠。
主要滿足買家或目的地國的常規要求。
優惠原產地證書(Preferential COO)
適用於新加坡與各國簽署的自貿協定,比如新美自由貿易協定(USSFTA)
只要符合協定要求,就能享受低稅甚至免稅!
3. 誰能頒發原產地證書
非優惠原產地證書(Non-Preferential COO)
除了海關外,主要由以下幾個新加坡授權機構頒發: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新加坡印度商會(Singapore Ind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新加坡國際商會(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新加坡馬來商會(Singapore Malay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ingapore Manufacturing Federation)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機構不能為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出具非優惠原產地證書。這類紡織品如果產自新加坡,必須由新加坡海關或獲得批准的認證出口商來確認其原產地。
優惠原產地證書(Preferential COO)
適用於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只有符合特定的原產地規則(ROO),產品才能享受關稅減免。
一共有以下三個類別的優惠原產地: · 新加坡海關簽發 (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 · 批准或者認證的出口商確認函(出口到美國非紡織品)
· 生產機構或者進口商或者出口機構的確認函(出口到美國的非紡織品)
4. 哪些產品可以享受優惠
以下是根據新加坡海關法對製造證上的 COO 物品進行的 4 項製造標準選擇。
新加坡工廠製造的商品需要滿足其中一個選項。
1. 完全獲得。
2. 在新加坡製造,成品出廠價至少包含25%的本地成分
3. 實現了 6 位數關稅分類變化,即與生產中使用的進口或 4 種外國/未確定原材料相比,關稅子標題 (CTSH) 發生變化
4. 發生過化學反應(僅適用於 HS 第 27 至 40 章下的產品)。
作為一般參考需要注意的關鍵概念
全部獲得:
指完全在一國境內獲得的貨物。在新加坡,這意味著:
從新加坡的土壤或海床提取的礦產品。
在新加坡收穫的蔬菜產品。
在新加坡出生和飼養的活體動物。
以及其他類似的天然衍生產品。
實質性轉變:
如果產品並非「完全獲得」,則必須在新加坡進行「實質性加工」才能被視為原產產品。這通常涉及:
改變產品特性的重大製造或加工。
滿足特定標準,例如關稅分類的變化或一定比例的本地內容。
「新加坡原產原材料」的實踐:
在確定原材料是否來自新加坡時,必須考慮它們是否:
在新加坡境內提取或收穫。
經過新加坡內部的實質性轉型過程而產生。
本地內容:
當產品並非完全由新加坡製造時,本地成分的概念就變得非常重要。就新加坡而言,其中一項通用規則是25%本地成分規則。這意味著產品出廠價中至少25%(不包括利潤率)必須歸因於新加坡原產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成本。
加工程度必須滿足轉化的要求,且可產生25%以上的新加坡原產內容,但不能低於25%。
新加坡製造證明是新加坡原產地或新加坡產品的強制性條件之一。
然而,僅有製造許可證並不等同於滿足新加坡原產地或新加坡產品的法律合規性。
僅經過以下「最低限度加工」的產品不符合新加坡原產資格:
1. 確保產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的操作(通風、攤開、乾燥、冷藏、置於鹽、二氧化硫或其他水溶液中,拆除損壞部件以及類似操作);
2. 簡單的操作,包括除塵、篩選、分類、分類、匹配(包括成套物品的配製)、清洗、塗漆、切割;
3.(一)改變包裝以及貨物的拆散和組裝;(二)簡單地放置在瓶子、燒瓶、袋子、箱子、盒子中,固定在卡片或木板上,以及所有其他簡單的
包裝作業;
4.在產品或其包裝上加貼標記、標籤或其他類似識別標誌;
5.產品的簡單混合,無論是否不同種類;
6.將產品的零部件進行簡單組裝,構成一個完整的產品;
7. (1)至(6)中規定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操作的組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8.屠宰動物。
貴公司向新加坡海關註冊成為新加坡製造商並獲取特定新加坡製造成本報表需滿足幾個關鍵條件,例如:
a) 新加坡海關官員可能會檢查您的新加坡工廠和運營情況
並在必要時。
b) 您將保存以下信息的準確和最新記錄:
i) 原材料發票/採購記錄,
ii) 原材料消耗/庫存記錄,
iii) 生產記錄,
iv) 工人的收據、工資記錄/公積金報表,
v)成品銷售及庫存記錄,
vi) 現金簿,
vii) 分類帳科目/會計記錄,
viii) 與進出口有關的文件,
ix) MCS/承諾書。
只要你的產品符合原產地規則中的以下任一標準,就有機會享受新加坡出口美國的關稅優惠:
1. 完全在新加坡製造
若產品100% 在新加坡製造或生產。
2. 價值增值標準(Regional Value Content, RVC)
· 只要在新加坡的加工、組裝、包裝等環節的成本占比 ≥ 35%,就能通過!
3. 實質性轉型(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
· 產品在新加坡經過了實質性加工,例如:組裝後其功能或用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 主要零部件經過不可逆的技術改造,提升了產品性能或實現了新功能;
· 生產過程中涉及多道複雜工藝,不再是簡單加工或拼裝;
· 產品歸類(HS Code)發生四位數的改變(即前四位 HS Code 變化)。
這些情況下,產品可能符合原產地標準。
4. 特定產品標準
某些商品還要求必須在新加坡進行最終組裝或包裝才符合標準。
這些「套路」不可取!
僅轉運+貼標籤 不行
中途停靠新加坡再轉口 不行
無實質加工或增值 仍被視為海外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