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報》早前報導,在簽署連鎖養生館的養生配套後難以預約,加上分行傳出關閉疑雲,令數十顧客感到不安,擔心血汗錢付諸流水。
該報今天再獨家報道,38歲創辦人劉女士現身受訪指出,兩年前該公司從柔佛州昔加末開始經營,並發展至柔佛州各地和吉隆坡一帶,最高峰設有25間養生館分店,目前剩下19間分店,當中有四間需要重新整合。
她坦承,去年尾,該公司因擴張速度過快、人才不足、節慶銷售低迷等多種因素,在運營上出現嚴重失衡,導致部分門店出現人手不足、預約問題、資金緊張等連鎖反應。
劉女士今天接受訪問時解釋,當初公司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和提供「平民價格」服務,在一個地區會快速開設多家分店,孰料造成經營不善問題。
稱顧客因不滿 散播不實消息她指出,一些顧客去年尾因不滿意配套提供的服務,不斷在社交媒體散播負面指控和不實消息,包括指責分店難預約和騙錢,造成有顧客紛紛上門要求退款。
她說,她低估網絡帶來的負面效應,沒有第一時間去解決,結果嚴重影響養生館的聲譽和運作。
她坦承,目前公司確實資金吃緊,但沒有大規模關店或者「卷錢跑路」,目前每一分錢都用在繼續維持分店、員工薪資和顧客服務。
「原本有談好的合作夥伴加盟,但受網絡負面言論,造成計劃暫時無法實現。我向受影響的顧客致以最深歉意。」
個資遭曝光 安全受威脅劉女士指出,有心人士查出她的個人資料,並在網上曝光她和員工的個人資料,包括身分證、地址和電話號碼,造成員工和她家人安全受到威脅。
她說,有人在網上鼓動更多顧客向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警方、移民局等舉報,影響她的生意經營,更有些人以恐嚇和上門騷擾方式索取退款,令她難以解決問題。
「我已針對一些人到分店騷擾的行為報警。」
詢及如何解決顧客申訴難預約服務的問題,劉女士希望,顧客可以提前一星期預約,讓養生館的員工妥善安排和協調服務。
劉女士也籲請顧客給予半年,讓她改善經營、改善預約配套制度和重新整合分店,並會積極尋找加盟資金,以解決公司目前所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