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學院迎來首批副修課程畢業生(07/05/2025) 新加坡理工學院今年迎來首批共163名副修課程畢業生。 他們除了完成三年的主修課程,也副修了同新興領域有關的課程,包括:亞洲就緒、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商業管理、數據與人工智慧、創業以及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理工學院今年迎來首批共163名副修課程畢業生。
他們除了完成三年的主修課程,也副修了同新興領域有關的課程,包括:亞洲就緒、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商業管理、數據與人工智慧、創業以及可持續發展。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和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劉燕玲出席畢業典禮時說,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和經歷重大變革之際,這些學生所掌握的廣泛知識,將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挑戰。
劉燕玲說,政府和學府正在幫助年輕國人做好準備,以應付那些未來會出現的職業。無論未來如何變化,新加坡理工學生所學到的技能,都會對他們很有幫助。
另外,今年共有九名傑出畢業生獲頒最高榮譽獎項。其中一人是考獲生物醫學科學文憑的陳家傑,他獲頒李光耀獎。
這名南華中學校友以優異的O水準會考成績畢業,但卻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升學之路。
「中學畢業後大多數同學都選擇進入初級學院繼續升學,而我選擇了進入理工學院。我當時已經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想要朝這個目標更直接地前進,因此決定剛進入理工學院。那時我對生物醫藥科學充滿興趣,相比初級學院,理工學院的課程內容更聚焦專業技能,也更強調實踐操作。這不僅貼近我的職業規劃,也能讓我更早接觸與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實際經驗。」
為了更了解醫生的職責和確認自己的專業方向,他在求學期間聯繫了來自多個公共醫療機構的300多名醫生,尋求跟崗學習的機會,並完成了七個星期的全面跟崗,到八家醫療機構親身體驗了醫生在病房和手術室內的複雜工作,以及診所醫生的門診工作。
「我在理工學院這三年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學會了怎麼把書本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說我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後來被運用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癌症研究中,這讓我意識到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必須運用到實際中。」
陳家傑已經獲國大醫學院錄取,日後想要在腫瘤學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