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2022-02-18     于晏     21091

昨天(17日),新加坡新增的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1万8545起,连续三天维持在五位数,累计53万3425起。

其中,1万8319起新增本土病例包括3157起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呈阳病例和15162起抗原快速检测呈阳病例。

输入型病例则有226起,PCR呈阳病例和ART呈阳病例分别有163起和63起。

新增病例当中有1万5225起是通过ART检测发现的低风险病例,占总数的超过82%。

每周感染增长率是1.28。

死亡病例再添四起,累计930起。

住在普通病房但需要氧气供给的患者增加到164人,加护病房32人。

截至16日,已有90%人口完成疫苗接种,65%已接种追加剂。

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图:来源自网络)

巴刹和熟食中心业者不必进行定期冠病检测

今天起,巴刹和熟食中心的摊主、摊位助手和其他员工无需再进行强制性的定期冠病检测。

公共运输领域的员工接下来也无须再做RRT。

Gojek旗下司机也不再需要进行快速简易检测(FET)。

由于新加坡的病疫苗接种率高,加上疫苗差异化安全管理措施的推行能保护劳动队伍,大部分员工将不再需要进行定期轮流检测,只有从事医疗护理、老年护理、学前教育等为弱势群体服务的人员,才必须继续进行定期检测。

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图:来源自网络)

专家回应:防疫失效、好事

放开

16日,新加坡宣布简化2019冠状病毒的防疫措施,继续迈向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对此,专家认为,早前实施的防疫措施早已失去功效或没有必要,因此适当放宽措施是好事。

斐瑞医疗中心传染疾病医生卢家燊说,目前已得知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严重性比之前的德尔塔变种毒株来得小,因此许多防疫措施早已失效。比如说公园里椅子必须隔开来坐,可是我们搭地铁的时候,跟人家挤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安全距离,所以这样的措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放宽措施对于确诊病例数字不会有太大影响,相信还会进一步放宽或解除其他的一些措施。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副教授认为,随着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将减弱,放宽防疫措施是适当的举措。虽然从其他国家的应对奥密克戎来袭的经验来看,新加坡放宽措施可能会使得医疗体系吃紧,但并不会导致不堪重负的现象。

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图:来源自网络)

病例飙升是好事,更早迈向群体免疫

随着奥密克戎持续扩散,新加坡病确诊病例屡屡破万,专家预计,接下来几个星期的病例数字还会继续飙升。

卢家燊表示,其实确诊病例飙升是一件好事,新加坡将能更早迈向群体免疫。

数字越高就代表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会越快过去,因为对抗冠病的办法必须通过接种疫苗和感染,才能得到一种群体免疫。群体免疫的意思不是说每个人必须‘中’才能免疫,毕竟疫苗能减少50%到60%的感染几率。新加坡不应该选择落实压制确诊病例数字的措施,否则疫情就会持续更久。只有在重症病例无法应付时,才应该压制数字。

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比德尔塔还要强50%,如果要把数字压制到与德尔塔一样,那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就会拖很久。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表示,奥密克戎对于新加坡来说可能是一种“运气”,因为重病人数明显滑落。前线工作人员看得出,很明显的,现在的疫情没有那么严重,虽然还是有人感染重病,但是没有那么严重的病人多了五到十倍,甚至那些没有打过疫苗的人的病情也比较轻,当然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

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图:来源自网络)

收紧措施无法抑制死亡病例上升

近日,新加坡通报的死亡人数上升,大部分都是80多岁的老年人。然而,保持或收紧现有的防疫措施并无法遏制死亡人数的上涨。

接种疫苗者的死亡比例,比未接种疫苗或部分接种疫苗的人低大约八倍,这与国际数据一致。 与包括流感在内的其他传染病一样,尽管疫苗有助于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的死亡风险更高。

卢家燊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死亡人数也出现了增长,但对比整体确诊人数的死亡率却有所滑落,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情况也比之前一波的德尔塔疫情来得好。

随着首批冠病口服药物Paxlovid已抵达,梁浩楠预计,过一两个星期就能开始让冠病患者服用这款药物。现在有单克隆抗体药物Sotrovimab输入冠病患者体内控制病毒,效果其实很好。如果到时可以服用口服药物的话,新加坡疫情应该会加倍舒缓,病患者病情的严重性也会减低许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