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位於丹戎巴葛的餐廳今年3月中旬開業,主要出售美式餐食。業者說儘管面對高成本環境,但依然選擇開業。除了餐飲業的門檻較低,也能在短時間內驗收成果。
餐廳聯合創辦人陳喜明說:「要敢於嘗試,現在大家都知道成本都在一直在漲,但很多人都有那個一致的夢想說當我進來的時候我希望做多,做多了之後,我能夠把食物的成本給壓低特別在金融區,中午這一餐還是要吃在飲食業的整個過程,它的那一個虧跟勝很快就知道效果。」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共有976家新開業的餐廳,比去年第一季的895家多了81家。
如果相比去年第四季的856家,則增加了約14%。學者表示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餐飲業者仍然願意進駐,說明了業者對我國經濟有信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講師徐樂博士說:「有一些國外的知名的品牌,他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很好的進入東南亞市場的機會。雖然現在來說整體的全球經濟環境都不是特別好,但是新加坡相對而言是比其他的市場更加穩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持續吸引到這些,不管是本地也好還是國際品牌也好,來進入餐飲行業。」
學者也表示,本地旅遊業發展迅速,近幾年來也有不少國際巨星在我國舉辦演唱會,帶來經濟效益。這也推動了餐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