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幣集體升值!專家警示:短期狂歡,長期經濟或失去競爭力

6小时前

近期亞洲貨幣出現集體升值走勢,其中新加坡元一度升破1美元兌1.29新元的強勁水平;新台幣、韓元、日元及馬幣等貨幣也同步走強。

1. 貿易談判釋放樂觀信號 成為升值導火索

華僑銀行亞洲地區研究與策略主管謝棟銘指出,中美貿易關係緩和是此輪亞洲貨幣升值的直接誘因之一。他提到,2018年中美貿易戰初期,亞洲貨幣普遍貶值,而局勢降溫時貨幣升值。

專家指出,中美貿易關係出現緩和跡象,雖然是本輪匯率變動的主要原因,但也可能存在更深層的推動因素。來源:8視界

他還補充說,企業和投資者因預期變化開始對沖匯率風險,甚至拋售美元資產,進一步推動亞洲貨幣走強。

謝棟銘也提到,坊間認為此輪升值可能是「新版廣場協議」的前奏。他說:「雖然目前沒有確鑿證據,但有不少傳言認為,美國可能再度藉助匯率作為談判籌碼,施壓亞洲國家讓本幣升值。」

2. 亞幣暴漲 短期獲利但長期未必是好事

鄭寧指出,短期內,貨幣升值在當前全球貿易量下滑的背景下,可能「雪上加霜」。但如果它能加快貿易協議的達成,對經濟前景未必全是壞事。

謝棟銘則提醒:「短期來看,對消費者、尤其是即將出國旅行的民眾來說是好事。但長期而言,強勢貨幣可能侵蝕國家的出口競爭力。」

3. 新加坡企業面臨挑戰與轉型壓力

對於本地企業的影響,鄭寧指出,企業最擔心的並非匯率升貶本身,而是「劇烈波動」造成的不確定性。她說:「最近匯率劇烈波動,令企業在投資和交易上舉棋不定,他們更需要穩定預期。」

陳展鵬表示企業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創新和自動化維持利潤率,並拓展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分散風險。來源:8視界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會長陳展鵬表示,新元升值短期內可能削弱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但由於本地製造業主打高端產品且依賴進口原料比例高,影響有限。

「企業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創新和自動化維持利潤率,並拓展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分散風險。」

陳展鵬解釋,新元匯率優勢雖可降低進口商品成本,但進口商需考慮庫存成本等因素。零售價格還取決於本地租金、運輸和人力成本,不僅僅是匯率優勢。

參考資料:

1.https://www.8world.com/in-depth/hello-singapore/tott-asian-currency-surge-2785561,8視界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男幫妻子申請准證,卻因這一舉動遭拒簽、雙雙被罰$3500!
  • 酒後暴行!65 歲男子巴士站狠毆女鄰居,再襲警獲刑 18 周
  • 組屋驚現 「臭蟲危機」!一戶空置半月,七鄰慘遭蟲災噩夢
  • 當啃老族伸手要錢 不肖女打老母入獄
  • 蟬群擾民 朱倍慶協市鎮會多方面處理
  • 涉違反馬國快車營運條規 再有一家本地業者證實停運
  • 喪心病狂!女兒多次向七旬母親施暴索錢,保護令成一紙空文終獲刑八周
  • 八旬翁失聯6天 興建中組屋尋獲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