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上戰力迎來重大升級!5 月 8 日,國防部官宣與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海事系統公司簽約,加購兩艘 "長勝級" 潛艇。這一舉措將使新加坡潛艇總數增至六艘,新潛艇預計 2034 年起交付,引發區域軍事戰略布局熱議。
國防部長黃永宏早在 3 月國會辯論中透露增購計劃,此次正式公布潛艇型號與製造商。目前,新加坡已擁有四艘同型潛艇,其中兩艘於去年 9 月列裝,另兩艘預計 2028 年服役。黃永宏強調,四艘潛艇難以滿足高強度作戰需求,參考澳大利亞、印尼等國海軍配置,六艘潛艇的規模才能確保更科學的戰備循環。
軍事專家指出,分批採購雖可能犧牲規模經濟效益,但帶來顯著戰略優勢。美國軍事新聞網站印太分社社長楊啟銘分析,分階段採購雖難壓低單價,但或因前期合約預留追加條款降低成本;南洋理工大學高級分析員林浩澤則認為,這種模式利於優化訓練體系,使新潛艇更快融入作戰序列。
六艘潛艇的編制將助力新加坡海軍踐行 "三分之一原則"—— 三分之一部署、三分之一訓練或短期維修、三分之一深度保養,確保馬六甲海峽與南海兩大關鍵航道的持續監控能力。專家特別提到,近年來海底電纜破壞事件頻發,擴充潛艇部隊也意在強化海底基礎設施保護。
值得關注的是,"長勝級" 潛艇專為熱帶水域定製設計,有效解決腐蝕等環境挑戰,契合新加坡依賴科技提升戰力的軍事理念。與此同時,國防部同步推進無人駕駛獵雷系統採購,逐步替換現役獵雷艇,通過科技手段降低作戰風險、釋放人力資源。這場潛艇艦隊的擴容行動,不僅是裝備升級,更是新加坡海上戰略防禦體系的全面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