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名女童八岁那年诊断出脑肿瘤而需动手术,短短六年就进出手术室动了三次脑部手术。母亲心里虽然揪心,却不愿让女儿看到自己的伤悲,直言会发挥200倍正能量,陪女儿积极撑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现年14岁的杜家乐(乐)是在八岁那年因为连续两星期出现头痛情况,变得异常嗜睡。母亲赖慧佩原以为是近视所致,不过辗转几次检查后,赫然发现女儿脑有肿瘤。
“验光师用机器检查,发现我女儿眼睛里的血管爆裂。我们赶紧把她送去竹脚妇幼医院的急诊室,进行一番检查后她被诊断出脑瘤并且需要动手术。”
母亲说,原以为一次手术就能康复,没想到八个月后却被诊断出脑囊肿而需第二次动刀,去年则因脑瘤和脑囊肿再次复发而需第三次进入手术室,因为越来越大的脑囊肿压到她眼睛和脑神经线。
目前,她女儿视力因病情受影响,导致视野范围缩小,爬楼梯时头会出现剧烈疼痛 ,大量服用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荷尔蒙和发育速度。
母亲:需比孩子更快乐坚强杜家乐在和妈妈一同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说:“难以接受自己的病情,手术很痛,但我知道这么做是为了让我好起来。”
妈妈赖慧佩也说,身为父母需有200倍的正能量,自己振作才能鼓励孩子也振作,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伤心一面。
“不要影响到他们,我不会埋怨,老天要这样给我们,也是我们的福气。她是我的女儿,我全部都要接受,不会抛弃。”
因为病情关系,女儿两度缺席小学离校考试。身为父母,赖慧佩和丈夫最希望女儿今年能顺利完成考试,为更远的将来做好规划。
“我们也是有年纪了,不知道几时会离开,所以我有跟两个姐姐讲要照顾她。另外,也交代过如果以后无法负担医药费,就把两个房间租出去,或者看可否申请政府补贴等。”
杜家乐和父母合影。(图:刘伟聪)
杜家乐和爸爸一起放风筝。(图:刘伟聪)
第11届儿童脑瘤及实体肿瘤宣传活动母女俩今天(11日)也出席了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在滨海湾堤坝举办第11届儿童脑瘤及实体肿瘤宣传活动(Paediatric Brain and Solid Tumour Awareness Day)。
这项配合母亲节举办的活动,还特别增设摊位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有关脑瘤及实体肿瘤的知识,共吸引15个家庭参与。
这次活动以超级英雄为主题,33岁的筹委主席慕古尔(Mukul Prasad)说:“这些孩子,无论是2岁还是20岁,都在与脑癌抗争,像冠军一样顽强生存。在我们眼中,他们就是超级英雄。谈到超级英雄,我认为也一定包括看护者——他们看着孩子经历病情的折磨,需照顾他们,带他们到处治疗等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主办方也再次和保时捷俱乐部合作,让孩子们有机会坐上酷炫车子,环岛兜风30分钟。
竹脚妇幼医院儿童神经外科助理顾问医生蔡惠庄也说,本地治疗技术是国际前沿水平,加上基础医疗设施完善,多数病患都能获得所需治疗和药物。
主办方再次和保时捷俱乐部合作,让孩子们有机会坐上酷炫车子,环岛兜风30分钟。(图:刘伟聪)
主办方再次和保时捷俱乐部合作,让孩子们有机会坐上酷炫车子,环岛兜风30分钟。(图:刘伟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