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14歲的杜家樂(樂)是在八歲那年因為連續兩星期出現頭痛情況,變得異常嗜睡。母親賴慧佩原以為是近視所致,不過輾轉幾次檢查後,赫然發現女兒腦有腫瘤。
「驗光師用機器檢查,發現我女兒眼睛裡的血管爆裂。我們趕緊把她送去竹腳婦幼醫院的急診室,進行一番檢查後她被診斷出腦瘤並且需要動手術。」
母親說,原以為一次手術就能康復,沒想到八個月後卻被診斷出腦囊腫而需第二次動刀,去年則因腦瘤和腦囊腫再次復發而需第三次進入手術室,因為越來越大的腦囊腫壓到她眼睛和腦神經線。
目前,她女兒視力因病情受影響,導致視野範圍縮小,爬樓梯時頭會出現劇烈疼痛 ,大量服用藥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荷爾蒙和發育速度。
母親:需比孩子更快樂堅強杜家樂在和媽媽一同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說:「難以接受自己的病情,手術很痛,但我知道這麼做是為了讓我好起來。」
媽媽賴慧佩也說,身為父母需有200倍的正能量,自己振作才能鼓勵孩子也振作,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傷心一面。
「不要影響到他們,我不會埋怨,老天要這樣給我們,也是我們的福氣。她是我的女兒,我全部都要接受,不會拋棄。」
因為病情關係,女兒兩度缺席小學離校考試。身為父母,賴慧佩和丈夫最希望女兒今年能順利完成考試,為更遠的將來做好規劃。
「我們也是有年紀了,不知道幾時會離開,所以我有跟兩個姐姐講要照顧她。另外,也交代過如果以後無法負擔醫藥費,就把兩個房間租出去,或者看可否申請政府補貼等。」
第11屆兒童腦瘤及實體腫瘤宣傳活動母女倆今天(11日)也出席了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在濱海灣堤壩舉辦第11屆兒童腦瘤及實體腫瘤宣傳活動(Paediatric Brain and Solid Tumour Awareness Day)。
這項配合母親節舉辦的活動,還特別增設攤位讓公眾進一步了解有關腦瘤及實體腫瘤的知識,共吸引15個家庭參與。
這次活動以超級英雄為主題,33歲的籌委主席慕古爾(Mukul Prasad)說:「這些孩子,無論是2歲還是20歲,都在與腦癌抗爭,像冠軍一樣頑強生存。在我們眼中,他們就是超級英雄。談到超級英雄,我認為也一定包括看護者——他們看著孩子經歷病情的折磨,需照顧他們,帶他們到處治療等也面臨很大的壓力。」
主辦方也再次和保時捷俱樂部合作,讓孩子們有機會坐上酷炫車子,環島兜風30分鐘。
竹腳婦幼醫院兒童神經外科助理顧問醫生蔡惠莊也說,本地治療技術是國際前沿水平,加上基礎醫療設施完善,多數病患都能獲得所需治療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