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整整三年,他每逢佳節都不忘送禮上門,紅螞蟻也樂於接受,因為我們心知肚明,等我們要賣屋時,他又可以順勢再賺一筆。
也因此,紅螞蟻心中一直有個疑問:
為何房產經紀人總愛推薦新推出的公寓?是否因為新樓盤售價普遍較高,發展商為了快速出清單位,會給予中介更高的佣金,讓他們輕輕鬆鬆就能「撈一票」?
新加坡房地產平台Stacked Homes近日採訪了幾名房產中介,揭秘他們最愛推薦新樓盤的原因。
1、不是為了更高的佣金幾年前,新樓盤的佣金確實曾高得驚人。比如在冠病疫情前的幾年,就有傳聞指某些新推出項目的佣金高達3%至5%。但到了2025年,這樣的「黃金時代」已不復存在。
根據Stacked Homes與數位房產經紀的交流,目前新樓盤的佣金大致與轉售房產相當,大約在2%左右。若是一些難以銷售的單位,比如價格較高的四房或五房單位,在銷售階段尾聲或許佣金會高一些些,但多數時候也低於3%。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這樣的佣金,房產經紀往往還得等上好幾個月,甚至九個月以上,才能從發展商手中拿到錢。綜合來看,新樓盤所帶來的吸引力,其實並不比轉售房高太多。
對剛入行的房產經紀來說,新樓盤甚至可能顯得不那麼吸引人。由於他們才剛起步,現金流本就緊張,若還得等上大半年才能拿到佣金,無疑是一大負擔。
因此,雖然過去房產經紀確實偏好推銷新樓盤以賺取更高佣金,但在2025年的市場環境下,這已經不再是主要考量因素。
假設你正在考慮某個新樓盤的兩臥室單位,但你的經紀卻發現該樓盤附近的另一個項目,有條件類似的單位,幾個月前以更低的價格轉手。
按理說,你的經紀應該推薦第二個項目的房產給你,但實際上,他卻必須花時間探聽該項目有沒有單位掛牌出售,還不能保證成功;其次,就算幾個月前出售的單位價格再吸引人,也難保這幾個月之間,價格會不會已經上漲。
相比之下,新樓盤的可售單位、價格和付款時間表都一清二楚,經紀人能掌握完整信息,提供更明確的建議和行動方案,不至於讓買家陷入空等。
因此,如果你的房產經紀今年總是向你推薦新樓盤,那更多是因為「有得看、買得到」,而不是單純為了佣金。
3、更容易安排時間看房
相比之下,轉售單位的看房安排就沒那麼容易了。時間需配合現有住戶,除非賣家已搬離,否則常常得遷就對方的作息安排。有時買家好不容易約到看房,卻遇到家中雜亂的狀況,影響第一印象。如果單位還在出租中,租戶若不配合,經紀更難安排看房。
因此,從實際操作角度來看,新樓盤不但流程標準、方便帶看,也能給買家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經紀自然更傾向推薦。
簡單來說,帶客戶去參觀示範單位所需的風險與精力更低。
4、有時新樓盤的價格真的比較優惠有時候,開發商確實會提供相當可觀的折扣。這可是因為開發商的促銷,如「全樓層同價」限時優惠,或是將本該屬於高價單位的特定戶型以「常規」價格出售,這通常是在周末開盤時為帶動銷售所採取的策略。
此外,項目銷售階段進入尾聲時,為了儘快清盤以避免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罰款,開發商可能也會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價格。
在這些情況下,房產經紀人推薦你考慮新樓盤,確實可能是出於「物有所值」的考量,而不是想賺取更高佣金。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有些經紀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度推銷,甚至顯得有些咄咄逼人。
但這或許是職業慣性作祟,因為資深的房地產從業者看見折扣時,往往會比買家激動,因為後者看到的,始終是整體價格,而非那相對幅度的優惠。
5、賣新樓盤比轉售公寓的風險低一些房產經紀人不喜歡處理非開發商銷售的交易,可能是由於過去的不愉快經驗。
例如,在處理二手房產交易時,有些賣家可能比較反覆無常。過去也發生過買家因為賣方在簽署了選購權書(option to purchase)後突然反悔,最終不得不將賣方告上法庭的案例。
而且,二手房交易中糾紛的風險也較高。
有時候,買方在交接房產時會發現一些原本未被注意到的損壞,或者賣家沒有履行更換某些物品的承諾。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一起比較極端的案例中,賣家在簽署了「選購權書」和買方行使選購權期間,將廚房燒毀。若不是經紀發現,買方可能就接收到廚房燒毀的房產。
無論這些情況的最終結果如何,都會給經紀人帶來時間和壓力上的成本,而這種情況使得一些經紀人傾向於推薦新樓盤,因為新樓盤交易相對簡單,風險較小。
對買家來說,了解這些行規與潛在動機,不僅有助於看清房產交易背後的邏輯,也能在置業路上,做出更理性、更適合自身需求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