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男子申訴,樓上總是傳來腳步聲、拉椅子、敲擊等噪音,花800多元找錄音公司到家裡錄音,收集證據。
樓上鄰居則喊冤,稱兩姐妹已經七八十來歲,沒製造噪音。
《新明日報》讀者邱先生(47歲,送貨員)和年邁母親(85歲),同住在惹蘭紅山一帶的四房式組屋已經超過40年,他申訴過去6年來,樓上總傳來各種噪音,讓他們飽受困擾。
「這些噪音幾乎每天都有,從凌晨到晚上入睡時都會出現,腳步聲、拖拉椅子、砸重物等,就連晚上睡覺都會被吵醒。」
邱先生說,樓上住著一對七八十歲年邁姐妹,他大約兩年前嘗試通過調解中心調解,兩姐妹也有出席,但否認是她們所為。
「我偶爾會發簡訊給對方,提醒她們不要太吵,還曾提議說在家裡穿拖鞋,對方也回覆說會穿室內拖鞋,但噪音依舊,後來也不再回復我的簡訊。」
邱先生說,其實不想走到採取法律行動這一步,但為了收集證據,他特地花了800多元,請來錄音公司到家裡錄下噪音。
邱先生請錄音公司到家裡錄音,收集證據。
根據他出示的報告,錄音從清晨5時到下午2時,期間錄到的聲響包括移動椅子、腳步聲、敲擊聲、重物撞擊聲等,這些聲音幾乎每個小時都會出現至少兩次,最高聲量達57分貝。
據報道,噪聲超過90分貝,聽力可受損傷;噪聲超過70分貝,使人無法正常工作;噪聲超過50分貝,讓人難以入睡。
為了解決噪音問題,邱先生在三年前裝修屋子,特意安裝了假天花板和隔音棉。
不過,他說,安裝後並無太大效果。
「母親有點失智症,聽力不太好,但也曾兩次被噪音嚇醒,半夜大喊,結果我和女傭都要起來安撫母親。」
精神大受影響
寧願走路4小時回家,也不想被噪音困擾。
邱先生稱,家裡噪音的問題讓他無法好好睡覺,精神大受影響,容易變得煩躁。
「我昨晚(周日晚)只睡了2個小時。」
他甚至從裕廊東走路回惹蘭紅山,寧願花4小時走路,也不想多待在家裡。
「我真的是很無助,也很絕望。」
邱先生猜測,樓上鄰居6年前開始退休後長時間在家,或是熱衷於跳繩、跳舞等活動,才會這製造麼多聲響。
「一開始是很大聲的腳步聲,去年9月才有傳來拖拉椅子、砸物品、敲擊物品等噪音。」
他說,自己母親以前也和他們認識,所以一開始並不希望鬧得不愉快,就沒去投訴。後來實在忍無可忍,向當局投訴10次,報警也報過5次,但情況沒有改善。
「疫情期間,我記錄過一天的腳步聲超過500下,昨天記錄到的各種噪音,從凌晨5時許到晚上12時也多達71次。」
據記者走訪樓上單位時,住戶蔡女士穿著室內拖鞋應門,她說自己已將近80歲,妹妹則是70多歲,兩人根本沒有製造噪音。
「我們也很冤枉。如果他找到源頭,是不是要還我們一個清白。」
蔡女士也說,她平時跳繩都去組屋樓下或公園,並沒有在單位內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