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elle of Tampines创纪录热销,EC市场进入“准豪宅”时代?

6小时前     静姝     4381

新私宅3月销售腰斩,热度真的退了吗?

在经历了连续两个月“千套私宅”的热销之后,新加坡3月份的新私宅销售骤降至729套,环比锐减54.4%。这一数据或让市场感到错愕,但从全局来看,这未必代表需求已冷却。

根据市建局(URA)4月15日公布的数据,3月份(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EC)新私宅销售共729套。虽然远低于2月份的1575套,但这一“下跌”其实是在一个异常高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回调。

2月之所以爆量,主要是由于两个大型项目——PARKTOWN Residence(1193套)和Elta(501套)——共同开盘,带动当月成交量创下13年来2月最高纪录。

相较之下,3月份的主力项目明显“缩量”:

Lentor Central Residences(477套)销售460套,成交率达96.4%;

Aurea(188套)销售24套,虽为CCR高端项目,但也表现稳定。

真正的“黑马”:Aurelle of Tampines

值得注意的是,3月表现最亮眼的项目,其实是位于淡滨尼的EC项目——Aurelle of Tampines。

由Sim Lian Group打造,这个760套单位的执行共管公寓在3月共售出705套,销售率达92.8%,中位尺价达到$1,769 psf,创下市场新高。而在4月12日第二轮开放给“second-timers”后,项目更是全面售罄,成为继2022年Copen Grand之后,第二个在双轮投票阶段全部售罄的EC项目。

Aurelle of Tampines创纪录热销,EC市场进入“准豪宅”时代?

更惊人的是,Aurelle也刷新了多个价格纪录:

3月共有162个EC单位成交价超过$200万新元,远超2023年8月创下的单月最高纪录(33个单位);

其中最高成交价来自Aurelle的一个1356平方英尺单位,成交价高达$2.48m;

最贵的尺价来自一个926平方英尺单位,达到$1,879 psf。

这些数字也说明,即便是政府资助类项目,在当前供需格局与地段优势加持下,也正快速进入“准豪宅”区间。

销售节奏放缓,但买气依然稳健

综合新私宅与EC,开发商3月总共售出1510套单位,环比减少7.1%。即便如此,Knight Frank、ERA等机构的分析师仍指出,市场整体买气维持在高位,尤其是在利率趋缓的背景下,买家对新项目的兴趣稳定。

OCR区域贡献最大,占比达82%;RCR占比12%;CCR销售仅46套,占6%,但Aurea仍为高端项目带来希望。

3月共推出1315个新单位,也比2月的1694个减少22.4%。加上学校假期及买家观望情绪,出现阶段性放缓属合理现象。

下一个引爆点,是否还会在OCR?

以Lentor Central Residences为例,这个OCR项目不仅售出率高达96.4%,平均尺价也来到$2,213 psf,与RCR项目逐步拉近。市场数据显示,OCR项目的关注度在过去一年上涨了32.7%,反映出HDB升级者、年轻家庭与投资者依然将眼光锁定在这一带。

另一方面,CCR项目虽然成交量小,但Aurea等表现说明,“黄金地段+特色规划”依然具备强吸引力,只是客户群体更精准、成交节奏更拉长。

后市观察:关税影响是“插曲”还是“主旋律”?

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掀关税风波,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部分分析师指出,这可能短期影响投资者信心与消费情绪。

不过,新加坡房地产的主力买家仍是本地自住群体,购买动机以“真实居住需求”为核心,相比其他资产类别更具抗波动性。

类似的外部震荡(如降温措施、疫情)后,市场多会经历短期回调后快速回归正轨。预计4月开发商销售将回落至500至600套区间,但这只是节奏调整,不是趋势逆转。

在高净值人士层面,市场也观察到,在全球避险资金重塑布局的背景下,新加坡高端房产仍具吸引力,预计未来数月会有更多关注流向CCR与顶级物业项目。

Aurelle of Tampines创纪录热销,EC市场进入“准豪宅”时代?